第223章 李二陛下的心思

    第223章 李二陛下的心思 (第3/3页)

陛下“嗯”了一声,略有不满地说道:“办事如此拖沓,竟不及齐霖一少年,看来是朕过于宽容了。”

    马周赶忙劝解道:“秋收刚过,度支部正忙于统计各地报上的产量,还请陛下宽容一二。”

    李二陛下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什么,吩咐宫人再续新茶,慢慢啜饮着,与马周闲聊起来。

    “宾王可去戏院看过那《相会》?”李二陛下问起了长安时下最热门的话题,笑道:“朕去看过,还不错。”

    马周说道:“微臣未去看过,家里的女眷却是看了两回,都说很好呢!”

    “那戏院确实修得别具一格。”李二陛下说道:“声音清晰,包厢雅致,是个消遣的好所在。”

    停顿了一下,李二陛下嘿嘿一笑,说道:“齐霖要为皇家建一所更大的戏院,朕还没有回复。”

    马周笑道:“陛下万金之躯,实不宜常去城外戏院。依微臣之见,便在宫外建一座大戏院。既可专为皇家表演,亦可让长安民众娱乐,一举两得。”

    李二陛下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朕也是此意。若只为皇家而建,徒惹非议。与民同乐,应是无妨。”

    也只有打着这样的名义,才能少挨点喷。倒不是李二陛下怕了魏大喷子等人,实在是聒噪得令人心烦。

    正说着话,晋王李治前来问安。马周见无他事,便起身告退。

    “雉奴的功课都作完了?”李二陛下笑吟吟地开口问道,三个嫡子,现在只有一个在身边慰籍。再加上是小儿子,更受宠爱。

    李治拱手道:“回父皇,功课已经完成,师傅亦检查过。”

    李二陛下说道:“泰儿邀你去洛阳游玩,你可答应了?”

    李治赶忙回答道:“四哥相邀,孩儿也想看看洛阳风光,沿途亦能体察下民间疾苦。”

    李二陛下沉吟着,并未马上答应。尽管李治已经说明想去,可他却有点舍不得。

    李治见父皇迟疑,拱手道:“儿臣想从陆路赴洛阳,前后一月有余,也便能回到长安了。”

    李二陛下有些无奈地点头应允,走陆路自然安全,水路虽快,却还让人担心。

    李治又请示道:“儿臣听说中岳嵩阳观有潘师道真人道法精深,此番去洛阳欲见其正容,不知父皇可允许?”

    潘师道的师父王远知被称为“王法主”,不仅隋炀帝对他执弟子礼,李二陛下身为秦王时,也与他见过面,并亲授三洞法策于官邸。

    到了李二陛下即位,王远知便以疾固辞还山,李二陛下还于茅山造太平观让他居住。

    而王远知已死,潘师道作为茅山宗宗主,精研道经、佛理、儒义,并融会贯通,尤其在精修三清教法中太清之道,三中真之道,六下真之道,下了最大力气。

    为此,他前后十年,深入嵩山逍遥谷,潜心修研。同时,还研习内外丹法,呼吸吐纳,以天地元阳精华,入炼为体内玄丹。又炼辟谷导引之法,夜卧藤床,餐松饵,与自然默契钩通,听说已达到三清上境。

    而且,潘师道通过广览博采,已完成了道教仙谱,传播茅山道法,广收弟子,宣经弘道,已是名声大噪。

    所以,对于李治的请求,李二陛下很痛快地答应下来。

    “吾儿体弱多病,得见潘真人时,可多请教强身益体的法门儿。”李二陛下还不忘叮嘱,“或是与齐霖写信,让他向陆羽仙长讨要办法。”

    李治拱手说道:“儿臣也正有此意。陆仙长的方法是很好的,兕子的气色便逐日见好,身体也见强健。”

    李二陛下捋须微笑,说道:“正是如此,才让你通过齐霖向仙长要方子。求医问药乃是正道,什么铅汞炼丹,却是万万不可沾染,有害无益,你要记牢。”

    此时的李二陛下对丹药是不屑的态度,但到了晚年,心态却是改变,据说,竟是因服丹药而亡。

    年轻时的心境,与年老时的心境,自是不同。或许连千古一帝李二,也是怕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