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向西,向西,新篇章的展开

    第267章 向西,向西,新篇章的展开 (第3/3页)

着,说道:“他们都是大人,阿郎还小嘛,还不算男子汉哦。”

    “这个——”徐齐霖挠了挠头,说道:“人小心不小,莫要小瞧我哈。”

    斯嘉丽笑着还想多说话,却被阿佳妮挤开。

    看到这小吃货嘴上沾着点心渣,憨笑的模样,徐齐霖翻了翻眼睛,无奈地叹了口气,双腿一挟马腹,向前方赶去。

    阿佳妮眨巴眨巴眼睛,还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全不知道是自己的形象很糗。

    “徐丞。”王方翼在马上拱手施礼。

    “已是同僚,便不用多礼了。”徐齐霖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此去甘州数千里,这般客套,某可受不了。”

    王方翼笑了笑,说道:“蒙徐丞举荐,在下才有出外历练的机会,亦能向徐丞学习经营之道。”

    徐齐霖对此倒不自谦,说道:“若论经营,某倒是有几分自信。仲翔兄说是学习,并不为过。”

    停顿了一下,徐齐霖继续说道:“西域才是广阔天地,仲翔兄在甘州历练后,可去那里大展拳脚。”

    王方翼用力点头,说道:“在下也是这样以为。陛下征伐高昌,已是势在必行。估计今年便要有所动作,估计那时,甘州的开发建设也是颇具规模。”

    古代用兵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为了不误农时,通常是在秋后才征兵行动。也就是说,徐齐霖少说也有大半年的时间建设甘州。

    当然,徐齐霖也不必急于一时。出兵征伐高昌,李二陛下也没指望以河西为后勤基地。

    漕路改革的成功,能向关中运进巨量的粮食,李二陛下已经不用顾虑战事一起,出现数州疲弊的后果。

    而徐齐霖也知道,仅凭大半年的时间,甘州积蓄不了太多的粮草物资。对于征伐高昌,作用很是有限。

    所以,他不着急抢这个风头,该怎么干还怎么干,着眼于长远。

    高昌必败,这是肯定的。接下来便要经营西域,那才是河西这个后盾体现价值的时候。

    当然,征伐高昌对于徐齐霖来说,却是促进甘州经贸繁荣的重要因素。到时候,他还要请旨随军,到高昌捞上一笔。

    不是去抢金银财宝,而是在高昌收购物资。别人看来不起眼的东西,或是还没发现的,徐齐霖却能借此赚大钱。

    “对了,依徐丞所见,陛下征伐高昌后,是否会按处置东突厥降众的办法。”既是闲聊,王方翼便随意问道。

    “不会的。”徐齐霖断然摇头,说道:“高昌与东突厥不同,打下之后立郡设县是必然的,那可是经略西域的桥头堡。”

    “况且,有西突厥存在,那些小国首鼠两端,不驻兵震慑可不行。”

    王方翼沉吟着,觉得自己要出人头地,在甘州也只是个跳板。西域的情形复杂,战事不会少,那才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天地。

    “陛下颁旨,征召鞠文泰入朝,这是最后一次的政治努力。”徐齐霖笑了起来,说道:“在某看来,陛下还是希望鞠文泰抗旨,好借机打这一仗。”

    现在最主要的开战原因是西突厥称霸西域,控制丝绸之路,这对于要超越汉朝疆域的李二陛下是不可忍受的。

    而同为汉族,又扼守丝路要道的高昌,温驯的话还能勉强接受。对抗的话,反倒是正中李二陛下下怀。

    “某看,陛下这是做给朝中群臣看的。”王方翼说道:“鞠文泰抗旨,再提征伐,群臣也就无异议了。”

    “仲翔兄说得极是。”徐齐霖点头赞同,“有些大臣只看到高昌地远难攻,只看到战事一开,消耗太大,却没想到长远。”

    说着,徐齐霖扬鞭一指,说道:“等到征伐大军过甘州,虽不是繁华如江南,却也让他们看到一个不逊于内地的州府。”

    王方翼对徐齐霖的自信并不意外,光看此番赴任动用的人力物力,便明白他的信心所在。

    滚滚车马,在逐渐升高的太阳照耀下,昂然向前,预示着新篇章的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