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不老实,找家长

    第280章 不老实,找家长 (第2/3页)

。若教示不得,须来告我。”

    换成后世的白话文,就是“太子足疾那是小事儿,可与小人亲近,就没有了好的名声。你好时时规劝,让他改掉坏毛病。要是他不听,你就来告诉我。”

    杜正伦得到了李二陛下的密嘱,也真是尽心竭力。可李承乾已经变成了问题青年,任凭杜正伦操碎了心,磨破了嘴,他只当耳旁风。

    于是,没招儿没招儿的杜正伦使出了撒手锏,把李二陛下的话说给了李承乾,意思很明确,“你再不老实,我告诉你爹去。”

    这和后世老师找家长,应该是一个套路,很多熊孩子就怕这个。可李承乾不一样,他竟然上表抗辩。

    这样一来,就让李二陛下很难办了。虽然对李承乾不满,可这还没表现在明面上。李承乾的抗辩,便把父子矛盾整个掀开了。

    好啊,我虽然是太子,还是你儿子,可你对我不满,你派人监视我,有你这么当爹的吗?

    李二陛下估计很想说:我就是对你的行为不满意,派人监视、规劝也是为你好,你咋就不懂俺的苦心呢!

    但事情哪能那么简单,李二陛下更不能让外人知道自己已经对太子不满,不信任他了。

    所以,李二陛下只能牵怒于杜正伦。你特么的大嘴巴,把老子给卖了。

    后人总是说李二陛下的教育失败,什么虎狼教育错,什么纵容宠溺错。可要摊到自己身上,还未必就比李二陛下强呢!

    就说后世的家长,有多少被叛逆得胡天胡地的熊孩子给搞到要疯。这个教育专家说了得引导,那个专家说要和孩子交心,可真的都管用吗?

    杜正伦急急忙忙赶到时,李二陛下还余怒未息,劈头就问“因何向太子泄吾密语”?

    杜正伦愣了一下,躬身答道:“开导不入,故以陛下语吓之,冀其有惧,或当反善。”

    你那个破儿子,油盐不进,咋说都不听,我才用你的话吓唬他。要是他害怕了,不是挺好嘛!

    李二陛下当时就翻了眼睛,可一时却说不出别的话来。

    杜正伦也很无奈啊,你当初让杜正伦当太子的老师是咋说的?什么志向远大,胸怀宽广,能坚持正道,有这样的优秀品格,才委以重任,教育太子。

    话说人杜正伦在开始的几年干得也不错,可谁知道李承乾突然就变成了问题青年,越来越是不堪,还特么的谁的话也不听呢!

    要说杜正伦也是本着教育好太子的初衷,是个负责任的老师。要是睁一眼闭一眼,任由李承乾向歪里发展,可能也没这破事了。

    李二陛下重重地喘了几口气,不想当着宫人的面说太子李承乾的不肖,更不好深责杜正伦。

    “告退吧!”李二陛下摆了摆手,挥退了杜正伦。

    虽然没有疾颜厉色的斥责,可李二陛下还是要给杜正伦处分,“漏泄禁中语”可是实打实的罪名。

    杜正伦前脚回家,后脚便接到了谕旨,外放为谷州刺史。

    从此以后,杜正伦便一直在老少边穷的地区晃悠。先是谷州刺史,后是交州都督,最后李承乾谋反事发,这倒霉的哥们又被牵连,流放驩州(现越南境内)。

    消息传得很快,主要是太过突然,李二陛下竟是连年也不让老杜好过。好歹是朝廷重臣,却一下子就被赶出京师了。

    李四胖在京城,甚至是皇宫里,也有耳目,自然也比别人更知晓内情。

    嘿嘿,这个太子哥哥还真是作死不解释,连杜正伦那样的忠直大臣都被他给坑了。

    可是,父皇如此处置,岂不是会吓着旁人,谁还敢劝谏李承乾?没人管了,李承乾岂不是作得更疯?

    想到这里,李四胖嘿然笑出了声。

    正象徐齐霖所说的那样,自己根本不用去争,就做好自己的本分,稳稳地等着太子哥哥败势,皇位便顺理成章地会落到自己头上。

    争即是不争,不争即是争。果然是至理名言,某到现在才算是彻底明白,领悟通透了。

    在书房内正暗自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