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高昌战事

    第292章 高昌战事 (第3/3页)

扑可汗浮屠城。

    如果可汗浮屠城的西突厥守军被击败,鞠智盛便失去了最后一丝希望。在进攻高昌城时,说不定会不战而克。

    对于军队的调动,徐齐霖不加理会,却开始派人打听寻找一种叫“佛头青”的矿品。

    尽管不知确切产地,但在吐鲁番却是肯定的。别人不知道这种含钴铁等金属元素的矿物有何作用,徐齐霖却从《天工开物》中得知,此乃是烧制青花瓷的重要原料。

    中国最早的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巩县窑曾用含钴的蓝釉彩来烧制。但由于制作还不成熟,随着巩县窑的衰落一度中断。所以,唐朝只能算是青花瓷的萌芽期。

    历史上,直到元代后期,得到了来自于波斯的优良青花料苏麻离青,中国的青花瓷器才开始成熟并被规模生产出来。

    也就是说,如果徐齐霖找到了“佛头青”,便能开始青花瓷的烧制研究,提前搞出来也大有可能。

    瓷器本来已是出口的大宗商品,青花瓷则在颜色上是一个创新,价格自然更加昂贵。

    而且,“佛头青”还可与其他颜料按比例混合,调配出更多的颜色,应用在瓷器上,管饱赚得钵满盆满。

    只不过,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徐齐霖还没有得到这个宝贝。当然,他也知道急不得,慢慢找,赚钱的路子又不是这一个。

    唐军继续向高昌城逼近,鞠智盛派人送来了书信。信中说道:“有罪于天子者,先王也。天罚所加,身已丧背。智盛袭位未几,不知所以愆阙,冀尚书哀怜。”

    这还真是个好儿子,把之前得罪大唐的责任一古脑都推到了死鬼老爹的身上,恳请侯君集手下留情,放他一马。

    对于此等把戏,侯君集自然是置之不理。大老远的来干嘛了,装可怜就放过你,那老子的灭国之功呢?

    所以,侯君集告诉信使,如果鞠智盛真心悔过,就在城门口束手投降。

    大军依旧前进,好战分子房二又跑来向徐齐霖询问,在高昌城下是否能有一战?

    “战个屁!”徐齐霖现在是看到这家伙就烦,没好气地说道:“就鞠智盛那胆子,就高昌城那点兵,出城找死啊!”

    房二挠着大脑袋瓜子,说道:“这样不好吧,好歹打到家门口了,当缩头乌龟岂不失了民心,丧了士气。”

    嘿,你还挺能替鞠智盛着想的。要换成你是鞠智盛,出城迎战,那败得还更快些,省得攻城了。

    只不过,徐齐霖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征伐高昌已经是绝对能够胜利,侯君集也走到了人生的顶点。接下来,他会擅抢高昌王室财宝,并引起了手下的效仿。

    也就是说,高昌城被攻取后,会有一两天的混乱。自己是从中阻拦,还是听之任之,抑或是——

    从中阻拦多半是自讨没趣,一个观察使的身份,还管不到军务上;听之任之呢,又有些于心不忍。

    徐齐霖想到这里,让人叫来了王方翼。攻打高昌城,还需要投石机助阵,王方翼跟着去,还能捞到点军功。

    “某身体有些不适,便回田地城暂且休息。”徐齐霖沉吟着说道:“攻克高昌城,就辛苦仲翔兄了。”

    王方翼并不知道徐齐霖在找借口,听他此言,关心地问道:“军中有医生,叫来给徐丞诊治一下。”

    “不用了。”徐齐霖笑了笑,说道:“某也粗通医道的。你且放心,只管随军前往高昌便是。”

    王方翼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徐丞便安心休息,攻打高昌城,应是不会太过费力。”

    徐齐霖微微颌首,对王方翼说道:“替某带话给侯国公,陛下不欲在高昌多作杀伤,请他约束好手下兵将,维持好军队纪律。”

    王方翼觉得这话由徐齐霖来对侯君集说最合适,但徐齐霖已经这样交代了,他也只好听命。

    徐齐霖却是不想去见侯君集,交代完王方翼,便带上从人,掉头返回了田地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