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厂参观

    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厂参观 (第2/3页)

做到。

    “我们如果进口了这种飞机,那一定得进口一定的配套发动机才行,这种发动机的寿命如何?”林将军问道。

    空军是主要的用户,对装备一定要了解清楚,这次来,就是来了解装备的,按照一贯的印象,苏联战机发动机的寿命都是很短的,这样的话,在一次全寿命的期间,要几次更换发动机,这也是个不小的成本。

    相比最初的采购成本,西方更加重视全寿命成本,他们的很多发动机的寿命都超过了一千小时,甚至是三千小时,和机体的寿命相同,这样就省去了很多后期的维护成本。

    对发动机的寿命,是有不同的理解的,战争时期,几十个小时可能飞机就被击落了,寿命太高也没用,但是在和平时期,频繁地更换发动机,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现在这款发动机的寿命是三百小时,不过礼炮厂很快就会将它提高到500小时。”西蒙诺夫说道。

    对苏联来说,500小时的寿命,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并不是说500小时之后就不能飞了,500小时之后,发动机就要进入大修厂,彻底拆开维修,更换那些磨损的部件,检查每一个叶片是否完好,这就是发动机的翻修,翻修之后,就可以再飞500小时,这样,总寿命就能有一千小时了。

    “太短了。”林将军说道:“如果我们要采购这种飞机的话,那我们一定要采购配套的大修厂。”

    如果没有大修厂,那就会受制于人,等到发动机飞到了寿命,就得送到苏联来大修,如果以后国际形式变化,和苏联的关系闹僵,那苏联不给大修,飞机就都报废了。

    林将军也是努力地抑制自己的冲动,没有说出引进发动机制造厂的事情来,毕竟,现在的苏27也仅仅是纯进口的,没有谈到引进生产线呢,既然没有引进生产线,当然就不会引进发动机的生产线了。

    在以前的时候,每次引进都是配套的,机体和发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