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型运输机的短板

    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型运输机的短板 (第2/3页)

和成都的,取自于苏霍伊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西安那边呢?如果那边有的话,应该叫西留申?秦风在脑子里已经开始恶趣味了。

    “是啊,就是他们,其实,早在93年,那边就开始了。”陆总说道,当然,这也不算泄密,毕竟都是内部刘传凯的。

    早在1993年,西飞开始了大型运输机的前期论证,先后投入了30亿元进行准备。到了1997年,西飞公司向军方提出研制大型军用运输机的方案。但是,当时并没有获得通过,毕竟,国家的底子薄,空军要支持多个项目的建设,那是很有难度的,空军采购了西安的飞豹战斗轰炸机,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不过,这件事,一直到了后来,以色列终止与中国在预警机方面的合作后,大家都深深地感觉到了刺激,中央痛下决心搞出预警机,那么,就出现了一个紧迫的问题,没有平台啊。

    客机的平台是不能用的,都是国外的,国内唯一能用的,就只有伊尔-76了,所以,当时上级就令西飞研制一款能作为大型预警机平台的大型运输机,当时要求要以伊尔-76为蓝本,在技术上比伊尔-76MD型先进,这个时候,西飞的技术储备这时候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拿出了总体设计方案,运二十的项目,就有了前期的准备。

    当然,这里面还是有不少的问题的,最大的问题,当然就是发动机,没有发动机,一切都白搭,现在看看国内,想要拿出合格的发动机来,那是不可能的,集中了全国所有力量研发出来的涡扇十,现在依旧在台架上试车呢,还有什么是国内能够拿出来的?

    还好,国内已经有了伊尔-76,所以,理所应当的,就可以把伊尔-76的发动机拿来了,整个运输机的设计,都和伊尔-76是很类似的,当然,性能上要更加先进,虽然用的是同样的发动机,航程也会更远。

    想要成为大型运输机,总的起飞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