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山镇 第十章 山涧“工业革命”

    第一卷 山镇 第十章 山涧“工业革命” (第2/3页)

传说桃木辟邪,寨子里排行靠前的都有这个,说你是个爷,以后有匪事就示牌,至少可保平安。”

    “六爷还活着?”

    “知道的人不多,出家了,伤没好透,行路不方便,下身落下……。还劝我们娘儿俩改嫁,不了,这辈子就守在这山里算了。”小凤泪下。

    “求你件事!”

    “尽管说。”

    “那天石门外,还有两个老哥活下来了,伤得不轻,还好四肢不残,他们不打算回寨了,四十多岁的人,虽是壮年,也不适合打打杀杀,又有伤在身。没有营生,少掌柜可否给个方便,吃口饭就行,我担保他们是好人。还……还有一个发匪,还是个孩子,才十六岁,他叫我姐,怪可怜!一并救了,能……?”

    “有时间叫来我看,可以的话,去窑厂,吃、住都有。”

    “真的呀?这厢有礼!”

    至于建作坊制火柴的事,当然不在话下,她们姐妹几个正愁找点正经营生干干,采山珍那是掩人耳目,哪来那么多山珍?

    “你挑头,暂代掌柜,把火柴作坊当做自己的家业,也好让大家都有个依靠,至于销路我安排。”

    “少掌柜费心。”

    回到铺里看到约翰,嘴里吧啦吧啦,没人听懂,张应泉一问才知,铺里有人受伤也就破了点皮,约翰让他去上药。

    突然想起为约翰建一个小诊所,山镇从此就有医生了,洋郎中!哈哈,再让纤云跟着学,将来也让她行医。

    再就是大哥管高炉,二哥管锻炉,纤云兼管账。

    后世那句老话:目标明确了,干部是关键!

    忙忙碌碌,始终惦记着一件事,山沟沟里也要‘工业革命’。

    一条山涧。水面不宽,一丈出头;水底不深,五尺有余。地势陡,落差大,终年奔流不息,尤为夏季山雨后,瞬间咆哮。

    这涧,离张家匠铺近,每当张应泉想到“工业革命”时,第一时间就想到它。蒸汽机?大清没有,目前山里唯一可利用的是这水力。

    凡高效的传动装置,有一个零件必不可少,它叫轴承。若不然,依传统的硬摩擦方式传动,没有精度不说,动力损耗也大,转速高时,吱呀尖叫声无不让人龇牙咧嘴。

    做轴承不是一般的难,白手起家,只能通过铸造后,手工打磨,力求先突破第一关,一口吃不成胖子,凡事都这样,先求有,再精益求精。

    钢珠轴承是肯定做不了,但做滚子轴承还是有可能。不是有可能,而是一定能成,好孬而已。

    传统明轮,不大!但刮水板不小,有力!整体可升降,方便维护。

    轴向传动杆依然用硬木,轴心位置与岸边一般高,径直传动上岸,做一个简易离合器,其实就是一个利用摩擦减速,避免硬冲击的开合装置,再在岸边搭个棚子,简易的工业革命就从这里开始了!

    通过牛皮带传动,可以带动砂轮机、土车床、土钻床、土冲床,还准备搞个土锻床,届时再支个锻炉,加工场地大搬家,鸟枪换炮。

    钨钢的工具性能绝佳,车、削、钻都不是问题。

    原本造千里镜〈望远镜〉,不难!不难是指烧制镜片;要做出合格的镜片,其实很难!难的是制凹凸镜的模具,没有车床想都别想,现在可以试验了。

    于是找来恒山一同操作,先制玻璃镜片。

    石英砂预先浸泡,洗净晾干,用钳锅放在小高炉里熔,这东西也需要高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