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山镇 第十章 山涧“工业革命”

    第一卷 山镇 第十章 山涧“工业革命” (第3/3页)

,比炼普通铁的温度都高。

    第一锅,略透明,灰蓝色,嗯!含铁量太高,去掉上下杂质,取中段再炼,加炉温。

    第二锅,透亮,淡灰色。

    第三锅,纯透,有点青。

    成!就他了,模范是经过车床加工过,光亮度极高,将熔化后的玻璃液体倒进去,就制成凹凸镜片。

    配上硬木车成的镜筒,把凹凸镜片镶好,调整伸缩量并固定,就制成单筒千里镜,当初制模时考虑的是放大率八倍,差也差不多!

    与洋货千里镜没比过,山里人除张应泉外,都没见过西洋千里镜长啥样?这是地地道道的国产货。

    一把千里镜,放在约翰眼前。

    “Made in Qing Dynasty”

    “这……这……不可能!”约翰已经会不少汉语单词了,而且是官话发音。

    张应泉又与恒山讨论了烧制洋灰问题,让他自己去试,因为谁都没烧过,原理能讲通不行,总得要摸索才行。

    其实,当时西方洋灰进入实用也才三十年,普及率也不高,清国人有听说,但少见。

    “这也能行?”

    “你先试!”

    “成!”

    张应泉心里又在琢磨着,水力纺纱、织布,最重要的还是造枪,他已习惯跳跃性思维。

    现实让张应泉回过神来。

    “银子,银子!少掌柜花钱如流水,这哪成?”项纤云这两天,天天念叨。

    “我明天去一趟县城,找詹家结点款回来,不够再借点。”

    张詹两家是表亲,詹家掌柜詹余庆,是张应泉的叔辈,其实论岁数他比张家大哥只长出五岁,今年四十有二,算是壮年。

    “听说前些时山里闹匪?”张应泉一进门,詹掌柜就急切地问。

    “有惊无险,不提也罢!”张应泉把带来的三支千里镜和一大包火柴往桌上一放:“老表们都来眈一眼这个新鲜物件!”

    “哟!好东西。千里镜,我们那只海船上有,都开裂了还在用,你这里竟有三支,还是崭新,哪来的?”

    “自己做的,去杭州上柜试试,看能不能卖个好价钱。今后可批量供货。”

    “这也会做?真行!”

    “这是火柴,看哈!”

    “嗤-!”

    “嘿!洋火?怎么捣鼓出来的?”跑过外洋码头的人认得出来。

    “这东西便宜,我估摸着,一个铜板一盒就行,销路不会差,能赚!”

    “这民用品,关键在量大,一个铜板两盒也赚大发了!”

    “有多少?还是那话,詹家包销,尽管发货来,不行我安排车辆定期去拖。”

    “关键是手头周转不灵了,特来求救。”

    “嗨!你爹比你利爽,先支!多呀少的回头再算。”

    “那就……。”

    “老爷!老爷!二少爷出事了?”

    “什么事?在那里?”

    “在官府。”

    “啊!”

    “……”

    “老爷,老爷,不好了!”

    “叫魂啊叫,正说着哪!”

    “不是,老爷。衢州柜上来人报信,山匪劫货,二郎他们被绑票,这是信,看信!”

    全凑一在一起,张应泉也正好赶上,真是应了那句:祸不单行!

    詹家第一次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