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山镇 第二十三章 太平军初临衢州城〈一〉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一卷 山镇 第二十三章 太平军初临衢州城〈一〉 (第1/3页)

    张应泉希望建立一个隐秘组织,看上了谭老班主的敬山堂,天地会怎么了?天地会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是与他的组织有效性相关,这是现成的成功经验。

    江湖组织最适合造从事秘密情报,这对于江湖人物来说也算是‘专业对口’,堂口设在金县詹家南北货行对面,利用货行的货贸网点做掩护,无论是情报传递,客来客往,动作行事,都方便,詹大掌柜心知肚明,知道张大掌柜所图不小,詹张两家联姻,没有不配合的道理。

    大虎谙熟江湖,又熟山镇,果断利索,配合谭堂主建堂口,为副堂主,大掌柜嘱,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要人要钱不在话下,现在的山镇比往年富足,尽可能满足需要,情报、渗透、收买、暗杀这要花钱,大掌柜绝不心疼,只要花得值。

    大虎下山后的义勇团交由武能竟带领,二虎配合。

    洋枪依然走俏,枪管订单雪片般飞来,据说上海也要组织一支由洋人组成的洋枪队,朝廷火器营,各州府都有计划征招洋枪队,这洋枪一直处在缺货状态,市价上扬,各家洋行忙不迭通知国内,将库存货倾销往大清国,好赖不问,仿佛狗屎货都能赚钱,拿咱们大清国当冤大头。

    枪管铸造由以前的每天二十几支增加到每天五十支、八十支,甚至一百支,小高炉晚上都不熄火,一清早即开炉炼钢,大哥忙到不行,炉工、制范工、搬运工,人数猛增至五十多,三班轮流上炉,没见过这景象。

    原定开建的杭州布政司下属的枪炮局,因避免挂枪炮二字刺激兵部衙门,又不想放手这块肥肉,文人善于文饰,故更名为布政司冶炼局下属的铁器厂。有心人发现,这铁器厂对外广招木匠,这也是一奇谈!

    组装枪支,确实赚钱,由汉章洋行每月提供一至两千不等的枪管,还有山镇提供的枪机件,加上自己工匠装配的上好硬木枪托,你还别说,这枪真不比洋人的差,枪支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还让人满意,这利润更馋人……。

    白湘隆布政使风头正劲,大受上司黄大人褒奖,能自己生产洋枪,大清朝还真是独一份。

    长毛兵攻入金陵后,兵分四路,一路扫清安庆、九江口一带的清军,此为西路;一路向北配合捻军,守着天京北方,此为北路;一路突向上海近郊,侧应小刀会起事,此为东路,还有一路虽不是主要方向,但让人心惊肉跳,瞄准了‘四省通衢’的衢州,也许是试探,但谁都知道,此处是浙西要冲,‘控鄱阳之肘腋,扼瓯闽之咽喉,连宣歙之声势,东南有事,在所必争’,此为南路。太平军中亦有能士,任谁会放弃衢州?

    据驿报,长毛已突入潘阳湖,先锋近二万人已近衢州府,战事迫在眉睫!

    衢州巡府,所辖两千八旗,四千绿营,号称万人守城,其军制由一参将统辖,归杭州大将军管,听调于巡抚大人。

    谁都知道,这个八旗制度,还有绿营制度烂透了,旗兵、绿营、乡勇谁都不尿谁,不摆乌龙就不错了,依靠他们御敌,无疑是指望草鞋扎破脚。

    此时,各地练勇正在被动员赶赴衢州,金县也不例外,集合练营点卯,全都指望练勇上阵,毕竟这些是子弟兵,再不济事,还有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