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金县 第二十四章 金县总兵〈二〉

    第二卷 金县 第二十四章 金县总兵〈二〉 (第2/3页)

,耍起来灵便得多,有点像东洋刀。此刀,钢性极好,老军伍抓在手上赞口不绝,这在早年间就是宝刀,削铁如泥,现在也不多见,御林军都没有这好兵器,当然这刀是山镇铁工行制。

    这盾是由细滕条编织而成的圆盾,经过浸油处理,表面极硬,属轻质盾,由山里客族人不外传的祖传密法制成,久经阵仗考验,防御性能极佳!平时可背在背上,不重也不妨碍行动。

    实际上,一营兵中有三分之二兵力,具有刀盾攻防作战的战力,这是冷兵器时代最适用,也是最常见的兵器。所有兵勇,都具有远距打击能力,又各有特色,这种配备非常适用也有效。

    配齐这些兵器费些银两,这在京城禁军中也属豪华配置,还好有厘捐支撑,足够用,最花钱的当然属火枪、火药。

    服装也有点改动,写在衣服上的字,颜色淡,远处看不清,有‘勇’字,‘士’字,队官以上衣服上无字,所有人,左胸口缝有一块三指宽白布,上面写有姓名、职务、所属番号。

    金县团练新规定,非大帐或坐堂前不行跪礼,有枪行持枪礼,无枪行举手礼,仿后世的通用军礼,战场上不行礼,站直说话就行。

    总兵衙新颁的步兵操典,厚厚一本,一切照做就是。操典里许多作战上的规范,包括截短长枪,都是武能竟长年行伍的经验之谈,礼仪和队列上的事,多半是总兵自作主张。

    虽说兵勇里基本都是新兵,既是老兵也没上过战场,不少人当过逃兵,那是一种耻辱,知耻而后勇,但训练起来都不含糊。现在两营兵勇,齐装、满员,除每天除轮流去收厘捐外,就是训练,机械式的强训,熟练方能生巧,艺高方才胆大,与之前比,军事技能大有长进。

    一日,巡抚黄大人在巡视防务时提议,集衢、杭地区团练,进行一次会操,目的:一、考较团练成果;二、交流敌战经验。

    地点嘛,选在衢杭中间,大家方便,就是金县好了!听说新任金县总兵,调教团练有方,大家不妨都去学两手。时间就定在月底好了。

    战时巡抚可调动本省内的兵勇,但旗营、绿营属朝廷驻屯军,平时操训不归巡抚管,他也管不着,但勇字营属地方武装,正在管辖范围内,操练练勇是职责所在,也给旗营、绿营看看,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朝廷练兵也有会操之说,有称‘大操’,更多是称‘秋操’,其实秋狩、秋举〈武举〉,都有会操内容,一般是校阅性会操和训练性会操,地方也会操,多数是校阅性会操,与武举会类同,肯定热闹,当然更有促进练军发展的作用。

    传统操法有,金鼓号旗令,变换方阵,兵器操演,马步协同等,唯一给让人感觉是,吼声震天!练勇是新兵种,编练于战情需要,属经制兵,起始就没按传统操法来练,多少引入了一些西式操法,讲战法实用,虽说许多传统战法仍保留,但也千差万别了。

    此次会操,聚集了衢、杭附近十多个勇字营,各营派出一哨兵勇,由把总上场领操,各营官陪同巡抚,接受指点。组织操务的是唐大卫唐参将,不管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