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金县 第三十一章 金湾重案〈一〉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卷 金县 第三十一章 金湾重案〈一〉 (第1/3页)

    目前朝廷,应付长毛之乱已捉襟见肘,正是大清立国以来,最困难的时期,那来钱办实业?官督商办便是无奈之举。

    按张会办的提议,官督商办的前期最好是官商合办,地方官府依然要挤出点钱,也就是出个零头,美其名曰‘筑巢引凤’,待实体运行稳定行后,再渐渐撤资,退出支配角色,官府最终担起监督、调控职责即可,如果真能这样,也不失为一个良策,

    虽然这怪胎实业,八字还没一撇,但名称已确定,白大人亲提‘东南制造局’五个大字。

    厂址挣扎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落户在金湾区。

    总兵衙门本来就紧邻金湾区,可合在一处办公,安全警卫一套人马,更方便,今天衙门口又多出一个挂牌‘东南制造局会办衙门’。

    张会办第一次穿戴五品朝服,头顶水晶顶子,坐堂。

    第一件事,绘制了一幅‘金湾区东南制造局鸟瞰全图’,挂议事厅中央。

    第二件事,高薪招聘专业人才,定出章程,清人、洋人不限,派人去开阜口岸登广告。

    第三件事,邀请大商号,共议商事。

    第四件事,调整人事,把山镇交与二哥两口子管理,将张恒山叫来协助自己,担任金湾与东南制造局筹办襄理一职。

    张会办代表商家注入六万两现银,白布政使以官方名义,从县库调入四万两现银,建立前期开办帐户,虽然是代垫,也算是实质开张。

    引进钢铁联合企业,不是说办就能办起来,全部完工也得四五年时间,有一个过渡计划,就是李代桃僵,山镇铁工行以前期开发名义,自建两座高炉,购进几台蒸汽机,还有机床,一年之内就能开张,先操作起来,即使不生产武器,开发民品,也好训练人才,叫‘以商养商’。

    金湾区内的其他招商项目也大见起色。橡胶厂是第一个落地工厂,原计划从南洋进橡胶生料,其实是舍近求远,广西以南就有,安南国便是盛产橡胶生料的地区,路程近一半,沿海运输还不受信风限制,可分批到货,目前到货量充足,建厂已刻不容缓。若蒸汽动力能早日落户,则新型纺织厂、车轴厂、木器厂、食品厂、机加工厂等都将纷至沓来,

    目前区内道路已初见模样,住宅区已经按规划动工,还有码头,修造船厂,这些或真或假,都是挂着东南制造局的名头操作,甚至远在山脚下的山镇洋灰分厂也挂起官方名头,当然了,你搞土建难道不用洋灰?县衙管不着,人家隶属布政司,实质与州府平级,七品知县差太远,别说过问,不指使你干活就不错了,除地政事务必须配合人家办理外,其它就没你什么事,郁闷也没用!

    布政使大人更是不管不问,卡这点小便宜算什么?东南制造局规模宏大,前所未有,吓死尔等小民!

    金湾区,渐渐聚起了人气,张会办成了金湾的父母官,人们按金湾规章行事,以金县南门城墙为界,城里城外俨然就是‘一县一区,两制!’,金湾人自豪,出门时胸脯都挺着,反正不一样。

    第一个来应聘的洋人,竟然是熟人翰格,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