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贡院之行

    第一百二十六章 贡院之行 (第3/3页)

立刻变为惊愕,眯缝着的眼睛陡然大如铜铃,“慢着”他一挥手,制止住两个

    上前正欲搜检的士卒,目光向不远处站立的一众大人脸上看去......

    于谦拈须向他微微颔首,其他大人的目光也颇为和善。他登时笃定了心态,换上一副谄媚地笑容来到杨牧云身边,用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大人,这是您的号牌,号房在最里面,又宽敞又舒服,还不容易让人看到,您尽管放心答题便是。”说着对不远处的一个兵丁招了招手,那兵丁忙悄悄的凑了过来。

    “这位公子......嗯......突感不适,不能一人行走,你扶他到他的号房去,小心点儿,千万不可怠慢。”小吏拿腔拿调的吩咐道。

    那兵丁乖觉得很,立马明白了他的意思,忙谄笑上前:“公子,我扶您,可千万走好。”

    “不用,”杨牧云一缩袖口,“你头前带路便是。”

    “得勒,公子请随我来。”说着不紧不慢的向里走去。

    待得杨牧云身影消失,小吏不顾周围窃窃私语的声音,重重的咳嗽一声,重新换上一副威严的相貌,沉声道:“下一个”

    “二号,”杨牧云看了看号牌,心下不禁嘀咕,“前面已经进去了这么多人,怎么递到我手里的还是二号?”

    “公子,到了。”前面带路的兵丁回过头来对杨牧云笑道。

    杨牧云展目一看,贡院院墙拐角的一处角落里有一间比别的号房大一倍的屋子,前门脸儿是完全敞开的,从外面看里面一览无余,一张宽敞的床铺铺设整洁,门口的一张书桌几乎整个挡住了门口。右手边墙角处有只马桶,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公子,您还有什么需要请尽管吩咐,只要小的能办得到包你满意。”

    “不用了,你回去吧。”杨牧云丢给他一块银子。

    那兵丁连忙接住,脸上似笑开了花,“公子,”他瞅瞅四下无人,在杨牧云耳畔低声道:“这间号舍左首刚好有一棵树遮住了视线,从木楼上也看不到这里,而且巡逻的人也不会到这儿来,公子只管放心答题便是。”说完便垂首去了。

    “什么意思,当杨某是个不学无术的棒槌,像那些带枷的人一样只会抄袭么?”杨牧云哼了一声,将包裹扔在榻上,仰身躺了上去。

    “这间房比其他号房要宽敞舒适多了,肯定是特意准备给一些来历特别的人,”他双眼盯着顶棚,“这才是二号,那一号不知是在哪里?又是准备给谁的?”想到这里,他一跃而起,向外看去。

    对面拐角的角落里也有一间号房,与自己这间差不多大,房中空无一人,“这想必就是一号房了,不知去那里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正想着,只见一个士卒领着一位身材颀长的年轻文士来到那间号房前,那个士卒说了几句话,便返身回去了。

    那位身材颀长的年轻文士将包裹放在桌案上,便缓缓转过身来。

    “是他?”杨牧云心中微微一震,那人鼻梁高挺,眸子黑亮,眉宇间狂放不羁,居然是那日在府衙前报名时遇见的狂士周子,他披散的长发用一根墨玉簪子挽了起来,身上穿的还是那件蓝色深衣。

    这时周子也看到了他,黑亮的眸子更加闪亮,脸上也挂出一丝笑意。

    杨牧云也冲他一笑,对着他遥遥拱手一揖。

    待所有考生都坐在了自己的号房后,只听一阵鼓声响起,试卷开始发到一个个号舍,贡院里顿时肃静下来。杨牧云拿起试卷展开一看,上面是十道经义,五道疏,五道注解,还有一篇策论。前面一些题对饱读诗书的杨牧云来说答解出来完全没有问题,但是这篇策论却是非常新鲜,题目是:论今日大明之固边。

    杨牧云看后心弦一动,策论的要点是如何巩固大明的边防。这一定是出于皇帝的意思,要集天下士子的聪明才智来讨论出一条符合大明王朝的边防策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