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泛舟

    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泛舟 (第2/3页)

角勾起一丝淡然的笑意,返身步入了船舱。

    ......

    “看,那里居然停着一艘船,”杨牧云眼睛一亮,在马上说道:“看来我们不用在此耽搁了。”

    宁祖儿吁了一口气,向身后看了看,好像怕有人追上来似的。

    三匹马像风一般驰到码头边停下,杨牧云飞身下马,向船上人喊道:“船家,快让人来牵马,我们要过河。”

    “对不起,几位客官,我们这艘船不拉人。”船老大向着杨牧云拱手说道。

    “不拉人,”杨牧云讶异道:“那你停在这里作甚?”

    “这搜船确实是不载客的,”一位面容清癯的青衫老者拉开舱门缓步走了出来,“不过要是送君一程的话,倒是不妨事的。”

    “于大人,你怎么在这里?”杨牧云看到那位青衫老者喜道。那老者正是河南巡抚于谦。

    ......

    两人来到舱中坐定,自有人奉上两杯香茶。

    “老夫这里无酒,只能权且以茶代酒,来敬杨大人一杯了。”于谦双手捧起茶杯。

    “不敢,于大人一路辛苦,下官愧不敢当。”杨牧云连忙也举起茶杯,双臂微微向下压了一下。

    “都是为朝廷效力,杨大人不用客气了。”于谦微微一笑,“这是我们河南名茶‘震雷剑毫’,口感绵香,回味悠长,杨大人还请好好品尝一下。”

    杨牧云见茶水翡绿清亮,鲜香扑鼻,上面漂浮的茶叶扁平似剑,色泽隐翠,想来不是凡品,便缓缓端起,用茶盖轻掩杯面,凑至唇边轻轻呷了一口,一股鲜爽的滋味直透脑臆。

    “好茶,好茶!”杨牧云连声赞道:“有如碧螺之鲜香,不输龙井之甘爽。饮之齿颊留芳,香气沁人肺腑。端是好茶!”

    “杨大人既然喜欢,老夫就送你一些,留待日后饮用。”于谦笑道。

    “如此多谢于大人了。”杨牧云也不客气,拱手谢过。“于大人既然已经回返,想必归德府那里河段的已然封堵完好了。”

    “杨大人所料不差,”于谦拈须笑道:“河道抢修容易,人心平复甚难。杨大人开封所为,可帮了老夫大忙啊!”

    “于大人过奖,下官只是侥幸而已。”杨牧云忙道。

    “杨大人不必过谦,”于谦面色一正,“灾民如潮,来势汹汹,府门高阔,波诡云谲,杨大人一一将之平定,非大勇、大智、大仁、大义之人所能为也,”袍袖一拂,躬身做了一揖:“老夫替开封全城百姓,遭灾的三府黎庶在此谢过大人。”

    “于大人,你......你这是......”杨牧云忙起身还礼,“你这样做,不怕折煞下官么?”

    “杨大人此举,是当得起这一礼的,”于谦接着说道:“大人在开封的事迹,老夫已上奏朝廷,大人能够进京当职,是朝廷之幸,天下之幸。”

    “于大人,下官年未及弱冠,您如此夸奖,让我如何生受。”杨牧云连连摆手。

    “自古英雄多出于少年,杨大人比起古之圣贤,也不遑多让,”于谦说道:“全开封古城,活万千黎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办到的。”接着续道:“还望杨大人此次进京,能够以朝廷为重,天下为重,扶保皇上,远离奸邪,匡济斯民。”

    “于大人所说,下官谨记。”说着一举茶杯,“此去山高水远,不知何时才能与于大人有缘再次相见,下官以茶代酒,希望于大人珍重。”

    “好!”于谦也欣然举起茶杯,“老夫也祝愿杨大人一路平安,”嘴角一勾,“不知怎么,老夫有一种直觉,我二人不久还会再次相见。”

    “哦,”杨牧云放下茶杯,“不止于大人如此想,下官也有这种感觉。于大人高才,朝廷一定还会对您多加重用,他日来京,下官一定倒屣相迎,到那时我们一定不醉不休。”

    “好,希望如杨大人吉言,”于

    谦笑道:“如老夫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