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心绪愁绝

    第四百八十七章 心绪愁绝 (第3/3页)

意赌上一把么?”杨牧云迎着他的目光说道。

    于谦没有说话,脸上的神情却在不住变化着。

    “卑职相信大人读过不少兵史,”杨牧云继续说道:“两百多年前,蒙古骑兵就是突破了居庸关,才纵横驰骋中原如入无人之境,那时死的人何止千万?真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呐!如果让一支不安稳的队伍继续驻守这雄关要地,一旦出了疏忽,我大明的江山社稷,无数的黎民百姓可都要遭了殃,到那时大人您可就真的追悔莫及了。”

    于谦长吁一口气,默然半晌方道:“牧云你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是老夫拘泥了,不该患得患失。”

    “大人心慈,痛惜这么多人身死......”杨牧云看着他道:“可也不能把这全背在自己身上,罪魁祸首是那观音教,私通外敌,策动守关将士,乱我大明江山。一计不成,便煽动军营生乱,实万死莫赎其罪。越是如此,大人您越是要稳住心绪,革新军制,增强边关的守备力量,这才是当务之急,至于剿灭观音教......”目光转向宁祖儿,“那是锦衣卫和地方各级官府的事,大人又何必感伤至此?”

    “牧云,你说的对,”于谦目中闪光,“本官要做的事实在太多了,怎能像一女子在这里自怨自艾?你说的我现在就想进京城了。”

    “大人,”杨牧云一拱手,“现天色已晚,京师城门已关,再大开城门恐有所不便......大人您也累了一天了,应好好休息一晚,明日一早进京就是了。”

    “嗯,”于谦点点头,目光又转向已经填平的墓坑,“本官总得给他们上柱香,拜祭一下,才好放心上路......”

    ————————————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中灯火通明,年轻的皇帝一边审阅奏章一边和一位红袍老监说着话,这老监便是王振。

    “这么说延庆卫的事都已经了了?”朱祁镇抬眼看着王振问道。

    “回皇上,”王振恭恭敬敬答道:“首犯马氏兄弟已经缉拿,现已押解入京关入锦衣卫的诏狱里了。余下的士卒也被于谦押送回来,昨晚抵达京师西郊,因天色已晚在郊外安营扎寨,不料晚上突然发生营啸,延庆卫的士卒自相杀伐践踏,死伤惨重......”

    “哦,还有这事?”朱祁镇脸露诧色,紧接着一笑,“不会是怕朕欲惩处他们,因此给吓疯了吧?”

    “这个老奴可就不清楚了,”王振笑道:“圣天子在位,心怀不轨之人自戕以谢天恩,也是有的。”

    “你这张嘴呀,”朱祁镇哧的笑了一声,摇摇头,“于谦呢,他怎么不来见朕?”

    “于大人......”王振愣了一下说道:“大人正忙着善后呢,据报他正和临时招募的民夫还有五军营的士卒一起,埋葬那些延庆卫死去的军卒。”

    朱祁镇闻听皱了皱眉,不悦道:“区区小事交给底下人办就是了,他一个兵部侍郎不赶快来见朕,在那里磨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