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帮规

    正文 第十七章 帮规 (第2/3页)

上。旋即,一个同样脱的赤膊的汉子,手提一把乌黑的鬼头刀,也走了上来,站在大汉身后。

    护法看见了,又打开文书,高声宣读:“我靠山帮纵横江湖数十载,道义播四海,威名扬天下,今成江湖第一大帮,绝非易事!凡我帮众,战必死战,守必死守!赴汤蹈火,未敢辞之,肝脑涂地,未敢惧之!今有败类路甲,贪生怕死,遗失帮旗!致使我靠山帮大损帮威,其罪断不可恕!依照帮规,枭首示众!如有从者,严惩不贷!”

    那路甲正是当日的旗手,一时被一个人鬼莫测的家伙吓破了胆,慌乱中遗失了马头帮旗,回来的时候,一看肩上空空,自知死罪难逃,尚未来得及吩咐同在靠山帮的胞弟路寅几句遗言,早被执法长老派人给拿下了。

    这名护法宣读完毕,站在旁边的另一护法看了看长老眼色,也走上前,高声说道:“时辰已到,刽子手行刑!”

    两个红衣武士慌忙按住路甲,另有一个武士,端着一个托盘,走了上来。

    托盘中,放着三个碗,一碗酒,一碗水,一碗茶。

    光膀子的刽子手扬了扬手中那把门扇一般的鬼头刀,伸手端起酒碗,扬起脖子喝了一大口,鼓着腮帮子,并没有喝下,一口气喷在刀上,望了长老一眼,瞅准路甲的后颈,将刀高高举了起来。

    虽已入秋,午后的太阳却很炽烈。阳光洒在刀身上,跳跃着黑色的火光。

    不知有多少脑袋掉在这把刀下。

    如今,它又高高举起了。

    那刽子手自然是个杀人不眨眼主,望着路甲禁不住发抖的脖子,举刀的手,稳如泰山。

    长老望着跪在台下的路甲,有意无意捋了捋颔下长须,微微扬起的脸上,竟写满了鄙视与不屑。

    路甲跪在地上,脑袋低垂,脸色灰暗,目光死沉。

    刽子手又看了看路甲发抖的脖子,手中又暗暗加上几分劲头,一刀劈了下去。

    不消片刻,路甲必将身首两离。

    人间道中,少却一个仗旗的汉子,黄泉路上,多一个屈死的冤魂。

    最后时刻,他木然地抬起了头,望了望清冷湛蓝的天空。

    算是跟人世间做个告别吧。

    刽子手的刀带着风声,砍了下来。

    两旁的红衣武士见状,一只手按着路甲,身子却扭成了麻花,尽量远离那个将死的败类。

    无论是谁,沾一身刀下死鬼的污血,总不是件开心的事。

    沉重的鬼头刀疾如闪电,直奔路甲的后颈,眼看就要血溅五步。

    突然,形同木偶的路甲猛地一抖,挣开了两个武士铁爪一般的手,跪在地上的身子向前一趴又急速一扭,电光火石间,闪着寒光的刀锋恰好顺着路甲的脊梁骨划过,在他背上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口子,几乎将个体壮如牛的路甲给划成了两半。

    鲜血顺着伤口流下来。

    刀锋划开了路甲的后背,也砍断了捆他的绳子。

    不等刽子手反应过来,路甲就地一滚,浑身筋骨一收一缩,将绳索挣开,就躺的势里,飞起一脚,正中刽子手手腕,那把浑身乌黑的鬼头刀飞了出去,转眼落到了路甲手中,他一个乌龙绞柱,稳稳站在地上,迎面一刀,将措手不及的刽子手劈成了两半,紧接着,手腕一转,宽大的刀身横在在面前划出一片黑色的光,左右两个武士的头颅眨眼间飞上了天。

    众人大骇,齐刷刷拔出了弯刀,怒目而视。

    刑场上当场反抗,杀死武士刀手,在靠山帮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闻。

    站在长老身旁的两个护法见状,两个人极其默契地相对一视,身形一蹲,弯刀出鞘,就要飞身出击。

    坐在太师椅上的长老一个轻微但有力的眼神止住了两人的举动,两个护法停了下来,退到长老身后站定。长老捋着长须,气定神闲,浑似闲庭信步,眼前发生的一切,好像不过是一场草台戏而已。

    路甲握刀在手,稳立台前,一双阴沉的眼睛扫视一圈,脸上出奇的平静。

    身后,靠山帮万众齐聚,无数的弯刀在阳光下汇成一片银色的森林。

    后背的伤口猛地发出一阵剧痛。

    他身负重伤,要想从这个方向杀出去,恐难于登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