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酒楼“生事”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正文 第二章:酒楼“生事” (第1/3页)

    “瞧一瞧,看一看啊,江南上好的茶叶,刚到的啊!”

    “客官,您瞧一瞧这绫罗绸缎,绝对是上好的锦绣。”

    刘正彦走在开封的大街上,放眼望去皆是贩夫走卒,吆喝声处处可闻,好一番热闹景象,着实很难让人联想到这是一个即将覆亡的国都所有的景象,刘正彦在感慨之时,恰巧一位挑着长扁担的贩夫走过,“炊饼,热乎乎的炊饼嘞!”

    “莫非。。是你吗,大郎?!”刘正彦一脸呆痴的样子,如同后世的追星族见了偶像一般,满脸花痴,咳咳,忘了他是个男的,“你可要小心你家娘子与西门大官人有染!”说完这句话,刘正彦感觉自己终于体验了一把剧透的快感,想想前世追热播剧舍不得花钱开会员,总是被一群人渣剧透的心酸,现在才是人过的日子嘛!

    “你这公子哥,休要胡言乱语!你家娘子才与别人有染,我还尚未娶妻,何来有染一说,再胡闹可要小心我的扁担!”小哥显然是急了,黝黑的脸上愣是透出了火红的肤色,胸膛随着气息的加快上下颤抖,双手紧握,眼见就要从筐下抽出扁担。

    嚯,还是个暴脾气,只想出来逛逛了解现世民情的刘正彦,不想在这关头轻易与人冲突,赶忙作揖道,“不好意思这位大哥,小弟眼拙,我认错人了,,不过您长得是着急了点。”估摸着最后一句话有点潮气,小贩也未曾听过,并未以为是坏话,见刘正彦赔礼道歉,便继续游街串巷卖起了炊饼。

    谨言慎行,古人诚不欺我哉!刘正彦在心里默默为自己能这么快领悟到这句话的真理点了个赞,然后恬不知耻地继续逛街,寻找自己在这个时代致富的商机。

    但是,从上午一直逛到下午,刘正彦甚至未进食午饭,也只是逛完了开封城的一角,开封之大,人口之多,商业之盛,均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小到柴米油盐的贩卖,大到大件家具的订做,开封无一不全,这也令寻找商机的刘正彦的心越发失落,望着涌动的人流,林立的酒楼,满街的店铺,深知历史走向的刘正彦再次无奈抓狂,谁他妈能告诉我这个朝代怎么会亡!

    不同于唐以前的朝代,宋朝的版图疆域并不宽广,但宋朝的经济、文化、教育却是有史以来最繁荣的时代,并且均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曾指出:“在两宋统治的三百年中,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居于世界的最前列,是当时最为先进、最为文明的国家。”据通史记载,即使在北宋末年,以宋徽宗大观四年为例,全国共有二千多万户,是北宋初年的五倍,按每户四至五人计算,大观四年北宋的人口约一亿左右,是汉、唐盛世时的两倍,且文化极尽繁荣,不仅名人名家如星汉灿烂,就连宋徽宗赵佶本人也是书画大家,他甚至还成立了颇有名气的皇家画院,搞过书画选仕,这对于重科举、奉圣人书如真理的古人来说,能做到这一步可见文风之盛。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北宋时期,城市化率、城镇人口比例竟然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三十以上,要知道后世到了九十年代才达到了这一水平,并且在这一时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重农抑商的传统受到极大冲击,商人的社会地位急剧提升,由此出现了很多拥有巨额财富的大商人,水浒传中的大官人一词也由此产生,早在宋真宗时期,宰相王旦就说过,开封城里的商人中,家产超过十万贯的比比皆是,据英国经济史学家麦迪森推算,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