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为万世开太平(一更)

    第160章 为万世开太平(一更) (第2/3页)

就递到了上官仪手中。

    这一次,上官仪并没有推辞。

    接过包裹之后,上官仪对李愔说道:“今日上官仪到天下第一楼来对对联,其实是因为囊中羞涩。承蒙殿下馈赠,上官仪就厚颜收下了。”

    听到上官仪的话之后,李愔不由哈哈大笑,心知上官仪是真的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李愔不由问道:“上官公子,你可有住处?如果没有的话,不妨住进我王府里面。我王府之内,有数千藏书,可供上官公子随意观看。”

    在古代,可不比现代有这么好的条件,想看什么书,随时都能买到,甚至在网上就能在线阅读。

    在哪个时代,想借书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数千藏书,对哪个时代的书生的诱惑力,堪比大宝剑。

    并且李愔又说了一句话:“上官公子,如果需要的话,本王还可以帮你引荐一下主考官。”

    唐朝的科举制度继承自隋朝,还并不完善。

    当时的考试,不糊名,改卷人可以看到考生的名字。

    因此,这里面暗箱操控的地方很多。

    有很多考生,会在考试之前,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见主考官。

    如果主考官喜欢你的诗作,那么成了,这一科,你十有八九会高中。

    所以,当时流行一种说法,功夫在场外。

    比方说,唐朝有一首非常出名的诗《近试上张水部》,就是诗人朱庆馀在考进士科之前,写给主考官张籍的行卷诗。

    这首诗是这么写的: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否。

    这首诗猛一看上去,是写的一个新婚女子,洞房花烛夜之后醒来,天快亮了。

    丑媳妇马上就要见公婆了,新娘子很紧张,化完妆之后低声问夫婿,我画的眉,合不合潮流?

    但是这首诗真正的意思呢?其实是朱庆馀在问主考官张籍,不知我的诗文,能入您老法眼否?

    然后很妙的是,张籍给朱庆馀一个明确的答案,写了一首回诗《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