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第2/3页)

一个颇具技术性的问题。

    不怕贼偷,就拍贼惦记。藏钱这项技术也就应运而生。

    那个年代里几乎每个人家都有几个铁皮盒子或者许多旧报纸。镜子后面,土沙发的下面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那个年代银行卡更是几乎绝迹,所有的交易都是现金。自然也包括工资的发放。

    作为一个市属福利院,院长的工资差不多在三百块钱。

    每个月16号是固定的发薪日。每到这一天,谷川市福利院院长李华就会把三张崭新的纸币放在自己办公室兼卧室里那个上了锈的铁皮书柜下面的木头盒子里。而铁皮柜子的那个空隙也就只有十公分左右。

    李华小心翼翼的擦拭着手里的木头盒子,而后又把它轻轻推回了那个空隙中。

    窗外炎炎烈日,李华的额头微微渗出了汗珠。

    再有一个月,她就可以和自己分居两地的爱人在这座城市买下属于他们自己的一幢房子了。

    李华是辛暨人。当年从辛暨背井离乡来到谷川的初衷就是想去学校做一名人民教师。机缘巧合下来到谷川市福利院担任特教老师的她还显得有些不甘心。当然就连她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二十年。

    临近中午时分,谷川市福利院到了放饭的时间。李华带上门向食堂走去。福利院原本没有食堂,后来随着孩子们越来越多,才特地把一间教室专门改成了食堂。

    而李华的这间屋子距离食堂不到一百米。

    吃过午饭是孩子们的嬉戏时间。李华和其她老师一样站在院子里一面晒着太阳一面看护着孩子们。

    一转眼就到了午睡的时间。李华和其她老师安顿好了所有的孩子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屋子。躺在床上刚刚准备眯上一会的她,目光突然落在了铁皮书柜的下面。她隐约发现自己的木头盒子似乎有被动过的痕迹。

    李华连忙起身来到书柜前拿出了木头盒子。经过清点,盒子里果然少了一百块钱。就是她不久前刚刚亲手放进盒子那一张,她顿时觉得一阵眩晕。

    十分钟后,所有的孩子和老师都站成了一排。这其中也包括睡眼惺忪的苏若和孙萌。郭檀雅瞪着大眼睛怯生生的躲在苏若的身后。

    “你们中午有谁到过我的房间吗?”此刻李华显得有气无力,她一上来就直接开门见山。

    不明所以的老师们闻言都不由得一愣。他们互相之间对视了一眼,都摇了摇头。

    那时的福利院加上李华在内总共也就八个老师,七女一男。每天中午她们会轮流做饭。

    因为人力短缺,这八个老师几乎要照顾接近八十个孩子。这些孩子的年龄从4岁到12岁不等。

    老师们从中午开始就聚在一起。保证孩子们绝对的安全是福利院的第一要求。所以无论任何人之间都会为其她的人提供出真实且可信的不在场证明。

    一直跟她们呆在一起的李华心里也很清楚。

    那个年代,说谎还被认为是一件很羞耻的事。

    李华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任何一个孩子走上歧路。尽管他们中的一些稍大些的男孩子看起来的确有些调皮捣蛋。

    “院长中午的时候丢了一百块钱,如果你们谁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归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