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不在富贵,决在志

    第三百七十五章:不在富贵,决在志 (第2/3页)

    萧天枢说:“祖师爷,若然我们要成仙,岂不是要舍弃这七情六欲的身体么?”

    吕洞宾笑道:“道士得道后可遗弃肉体而仙去,或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如衣、杖、剑)遗世而升天,谓之尸解。尸解方法:火解、水解、兵解、杖解、剑解。”

    《后汉书·王和平传》李贤等注云:“尸解者,言将登仙,假托为尸以解化也。”《无上秘要》卷八十七云:“夫尸解者,形之化也,本真之练蜕也,躯质之遁变也。”故又喻之为“蝉蜕”,“如蝉留皮换骨,保气固形于岩洞,然后飞升成于真仙。”但《洞真藏景灵形神经》又云:“尸解之法,有死而更生者;有头断已死,乃从旁出者;有死毕未殓而失骸者;有人形犹存而无复骨者;有衣在形去者;有发既脱而失形者。”可知失去骸骨或仅留骨或衣者,皆称尸解。尸解之说在汉代十分流行。

    《仙苑编珠》卷下载:“倩平者,沛人也。汉高卫卒也。得道,至光武时,不老,后托形尸,假百余年却还乡里。”《抱朴子内篇·论仙》引《汉禁中起居注》称:李少君病死,“久之,(汉武)帝令人发其棺,无尸,唯衣冠在焉。”葛洪曰:“按《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今少君必尸解者也。”又称费长房、李意期“皆尸解者也”。尸解!可遗弃肉体而仙去!

    萧天枢说:“那这么说,道教认为道士得道后可遗弃肉体而仙去,或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如衣、杖、剑)遗世而升天,谓之尸解。尸解方法:火解、水解、兵解、杖解、剑解。”

    吕洞宾笑道:“哈哈哈,确实如此,每种尸解又有不同方法……”

    萧天枢说:“怎么不同呢?莫非各种方法还有不同解释和说法吗?”

    吕洞宾说:“例如,火解《无上秘要·尸解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