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初练飞行术

    第四百六十七章:初练飞行术 (第2/3页)

,专心养神练轻功,其功夫堪称奇绝。请看下面一段记载:“天宝八载,在表兄郑叔则家,已绝粒多岁,身轻能行屏风上,引指使气吹烛可灭,每导引骨节皆珊然有声,时人谓之锁子骨。”(《原辑南岳志》引《邺侯外传》)看来李泌这位道家信徒,称之为轻功大师是当之无愧的。”

    又有,“无为观”道士练就的轻功本领,读来也令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唐代诗人元结,有一次到湖南宁远去游九嶷山,山中有座无为观,元结就寄居在这个观里。观里有道士三四人,在深山崖边练轻功,被元结窥见,高兴之余,援笔写下一首七言古风,以纪其事,成为第一首记录和吟咏轻功的诗篇。

    诗云:九嶷山深几千里,峰谷崎岖人不到。山中旧有仙姥家,十里飞泉绕丹灶。如今道士三四人,茹芝炼玉学轻身。霓裳羽盖傍临壑,飘飘似欲来云鹤。这是一幅活生生的深山练功图。九嶷山雄奇高耸的气势无为观幽静深远的状态,大壑深溪居高临下的惊险,轻功道士飘踏白云的逍遥,无不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睹其功,令人拍案叫绝!无须多说,可见道家是轻功的积极实践者,轻功是道家的传统功夫,两者密不可分。

    吕洞宾笑道:“轻功是一种离不开“导引”的“轻举”或“轻身”功夫,也就是说,轻功是仗着气功产生的腾力来使身体向上升。这里,一个是“气”,一个是“飞升”,其思想和理论都可以从道家的学说中得到反映。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春秋时的思想家、哲学家,著有《道德经》五千言。认为一切东西内含着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在看不见的气中得到统一。他除了提出“气”的思想外,还提出了“养气”、“专气致柔”等观念,这些都为后来的道家所吸收,并运用于轻功。庄子是战国时的哲学家,他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思想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