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有心无力

    第四十三章 有心无力 (第2/3页)

成,你瞧着吧,接下来的客商会踩烂门槛的。”陈明翔笑着说道。

    他不是商人,但是他比周海文更懂得商人心理,尽管华通贸易公司号称有宪兵司令部的免检通行权力,可这是嘴上说的,没有实际的例子作为证明。

    万事开头难,第一单买卖就是向沪市的商人们展示实力,等大家发现的确是这么回事,还发愁没业务?这简直是开玩笑!

    仅仅一周的时间,一千件二十支棉纱由纺织厂生产完毕,用卡车运到码头,刘奎旭带着人清点完毕,陈明翔和特高课负责货物交易的新井少尉,盯着码头把货物装上了轮船。

    许多沪市够分量的商人,都派人或者亲自来盯着交易,他们看到,码头负责检查的宪兵,根本对这一幕视若不见,交易顺利完成。

    “明翔,还真叫你给说着了,昨天下午咱们刚给国统区的客商交货,晚上几个大纺织厂的老板就到我家,哀求着想让我帮他们开工。”

    “沪市经历了大轰炸和炮击,很多纺织厂的机器都被炸坏了,战后日本人又开始全面压制本地纺织业,有大量的纱锭闲置,你看这个事怎么处理?”周海文刚上班就找到陈明翔的办公室。

    开战之前,沪市的纺织企业有六十多家,占据全国总份额的百分之四十还多,纺织业是高度发达的。

    在战争期间,纺织企业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很多纺织厂的机器和厂房都被损毁了,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发展和生存。

    这还不是最为致命的,日本企业仗着军队的势力,疯狂抢夺机器和物资,强行入股纺织厂达到控制纺织业的目的。

    棉纱棉花都属于禁运物资,这就从根本上断绝纺织厂的原料,导致没法开工,产品也禁止对外销售,纺织业被折腾的苦不堪言。

    丰昌纺织厂搭上了华通贸易公司的线,重新开工生产,这也让一部分留在沪市的纺织企业看到希望,周海文可是名义上的副经理,于是找到了周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