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女人当男人用

    第43章 女人当男人用 (第2/3页)

计算起来。

    平均每人多了一亩多的田产,有的人家出丁多,能拿到五亩之多!

    眼看到秋天了,现在回去,还能种一茬秋菜,留着冬天吃,没准还能买一点,加上挣的工钱,虽然不多,但也能过一个肥年了。

    更何况再有一个月,就要秋收了,还有自家的土地等着他们呢!

    这不,他们纷纷跑了。

    “我跟他们讲,给加三文工钱,他们也不干!这帮榆木脑袋,活该守着那点田穷死算了!”三爷还是怒火不息。

    刘淳却相对坦然,他太熟悉这种情况了,说穿了,这些人就是农民工!

    而且还是被逼着出来干活的。

    小农经济为什么稳定?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农民自种自吃,自给自足。

    让他们离开家门,听别人的指挥,老老实实当个工人,简直势比登天。

    哪怕到了后世,从农村出来的青年,也愿意开个小饭店,小发廊,小水果店……自己当自己的老板,只有没什么选择的,才会跑去生产线当工人。

    这个毛病,在大明的老百姓身上,更严重无数倍!

    老朱分田才二十年,北方还相对地广人稀,靠着种地就能活着,若不是刘淳拿土地引诱他们,才不会坚持到今天呢!

    怎么办?

    刚刚建立起来的家业,就要垮了吗?

    三爷急得冒火,他还指望着赚钱娶冯小姐呢!看现在的样子,别说赚钱了,恐怕连订单都没法如期完成!

    刘淳认真想了想,道:“其实还不至于那么糟糕!”

    他给三爷分析情况……诚然,工人走了不少,但工匠还在!

    这些工匠是北平的匠户,天生就是干这个的,他们没法跑。

    刘淳能快速建立起作坊,可不是靠着他金手指一点,什么都来了。其实燕王朱棣出了大力气。

    生产木桶要木匠,要漆匠,摆弄石磨要石匠,还要铁匠,车夫……这一套的人,全是朱棣给安排的。

    刘淳只是负责把他们分配好,让他们各司其职,带领着白羊口的工人干活而已。

    工匠们在白羊口的日子过得很舒心,刘淳给的工钱比朝廷多,还把他们安排在吕家的大宅子里住,吃的也好,又有人伺候着,比起在北平可强多了。

    现在他们宁愿意给刘淳干活,也不愿意回北平。

    “我们现在缺少的是一些出力气的工人,荷包和军服暂时完成了,只要掉一些妇人过来,应该就能填上空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