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人后人(完本)

    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人后人(完本) (第3/3页)

庄。

    孝庄听着周正的马车到了,犹豫了下,慢慢下了马车,在周正马车前行礼道:“布木布泰见过定国公。”

    周正在马车里坐着不动,淡淡道:“你要这个名分?”

    布木布泰神色平静,躬身低头,道:“还请定国公成全。”

    周正道:“上车,随我进宫。”

    布木布泰应着,双手小心的扶着小腹,转身上了马车。

    两辆马车,在一群锦衣卫的护送下,径直前往乾清宫。

    周正现在每个动作都不知道引来多少人注意,何况是十分敏感的皇宫内。

    朱慈烺听到周正进宫,神色有些慌乱,却又很快镇定,坐在乾清宫偏殿静等着。

    周正带着布木布泰,来到乾清宫偏殿。

    朱慈烺看着布木布泰,脸色大变,俨然知道事情败露,沉着脸,看着周正没有说话,心里忍不住的恼火。

    周正行过礼,淡淡道:“陛下,布木布泰有孕了。”

    朱慈烺双眼大睁,有些惊愕。

    布木布泰低着头,没有说话。

    朱慈烺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有些呐呐的道:“定国公想要怎么处置?”

    周正道:“天家血脉怎么能遗野,布木布泰进宫吧。”

    朱慈烺连忙道:“可是,她的身份……”

    布木布泰的身份确实尴尬,不止是曾经的清国太后,还是降明的‘功臣’,朱慈烺再怎么样,也有些欺负人家的嫌疑。

    周正背着手,目光冷静,道:“历朝历代并不鲜见,陛下不用担心,内阁来安排。这之前,还需要立后,内阁会与宗人府为陛下选定中宫,陛下就不要费心了。”

    朱慈烺听出了里面的警告,当即道:“朕对周小姐是一见倾心,并没有……”

    周正直接摆手,道:“陛下,一见倾心抵不过两情相悦,那位秦公子还请陛下放出宫吧。”

    朱慈烺见周正打定主意不给他们之间缓和关系的机会,沉着脸,没有再说话。

    周正说完这些,径直转身。

    他心里已经决意让这位皇帝做个象征,对于他的小动作容忍再三,已经失去耐心。

    “六辙,丁琪,封锁内廷,乾清门以南,对民众开放。”周正出了门就说道。

    刘六辙,丁琪都知道,周正被朱慈烺激怒,这是要彻底的将朱慈烺圈禁在后宫里,闻言纷纷应命。

    偌大的皇宫,随着周正的命令,禁卫,内监,宫女纷纷收拾,向后移,原本外廷,包括内阁等所在,全部在打扫,清理。

    各处入口的门也在修缮,维护,准备向民众开放进出。

    驻车流量听到消息后,在乾清宫里是怒喝大骂,砸了不知道多少东西。

    但令人惊奇的是,在布木布泰的三两句言语下,居然将朱慈烺劝说住了,并且传旨给内阁,要求内阁做好这件事。

    周正听到,也是对布木布泰刮目相看,却也没在意,同时也要求钱谦益做好朱慈烺选后,大婚的事情。

    摆平了宫里的纷纷扰扰,周正坐镇内阁,召集十八省总督,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制定了全国的剿匪计划,力争用一年时间,基本消灭全国匪患!

    其他各部门也再次掀起浩大的行动,触角遍布大明全国,包裹了村镇一级。

    在周正的死命令以及强有力的监督下,全国的一致行动如同泰山压顶,覆盖到了全国。

    刚刚到七月,全国各地剿除匪患的报告到周正桌上,大大小小山头七百多个,匪徒超过五万人!

    其中牵扯到的官吏,乡绅更是不计其数。

    朝廷各部加上各省各府,加强推动‘变法’,尤其是‘土改’,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南直隶,几乎完成了近八成的任务!

    各级体制的改革,也在有序进展,朝廷的手,终于深入了村镇一级,各种各样的机构驻扎在村镇一级,试图打破千年藩篱。

    到了七月,周正从江西回来,孙传庭也从甘肃镇回来,都带回来好消息。

    孙传庭更为高兴一点,喝了口凉茶,道:“蒙古各部落的情况不容乐观,外敌虎视眈眈不说,内部也是倾轧不休,漠南,漠北,漠西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他们这次所谓的‘结盟’其实就是想要稳住后方,或许还想得到一些助力……”

    这一点周正不意外,笑着道:“这是第一步,他们可能只是试探,等有机会,狠狠打一次,打的他们畏惧,逼着他们臣服。”

    孙传庭这一趟是开了眼界,道:“再等一两年,他们的情况也需要发酵。不过,漠西似乎认准了漠北,蠢蠢欲动,漠北就没有什么兵力,他们一倒,科尔沁那边也够呛。”

    周正道:“暂时盯着,不用管,等他们求上门。对了,秦良玉跟你说了?”

    孙传庭点头,道:“她说她年纪大了,做不了什么,请求致仕。”

    周正也收到了秦良玉的私信,思索片刻,道:“给她最高的待遇,加封国公,荣宠三代。”

    孙传庭有些诧异,旋即就道:“嗯,倒也配得上。”

    周正与孙传庭喝着茶,聊着西北的事情。

    孙传庭这次一去一归,是安了周正也安了大明上下的心。

    西北暂时稳定,那么,他们的目光就慢慢的转向了南边。

    孙传庭看着周正,道:“军情处那边的情报我已经看过了,杨嗣昌围住了尼德兰人最后的一个据点,但久攻不下,只能围住。”

    周正抱着茶杯,道:“嗯,确实有些不太好办,但也就是时间的问题。也不要担心杨嗣昌再出什么幺蛾子,他不会的。”

    孙传庭倒是没有怀疑杨嗣昌什么,想了想,道:“是我小看卢象升,小人之心了。”

    周正看着他,笑着摆了摆手,道:“那夜卢建斗夸了你不少,说你能文能武,是帅才。”

    孙传庭微笑,道:“有机会,我去当面赔罪。”

    周正点点头,心里磊落的人才能相交,道:“你对吴三桂等人怎么看?”

    孙传庭也拿起茶杯,若有深意的看了眼周正,道:“我认为,我们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做了,有些事情,要留给后辈。”

    周正眉头挑了挑,旋即会意的笑了起来。

    两人相视而笑,拿起茶杯喝茶。

    好一阵子,周正看向外面的天空,目光幽幽的道:“今年是甲申年,对我来说是特殊的一年。”

    孙传庭一怔,想着朝中大小事情,附和着道:“该铺垫的都铺垫好了,下面,就是劳心劳力的推动,也算特殊了。”

    甲申年,明亡的一年,史称‘甲申国难’。

    没有人能体会周正的感受,轻轻一笑,道:“罢了,就像你说的,交给后人吧。”

    孙传庭见如此,顿时接话道:“世子殿下?”

    周正眉头一挑,道:“再说吧。”

    他虽然打定主意君主立宪,但未来的首辅,他得做十年,下一任他得看着十年,再二十年,他就顾不及了。

    谁又能望穿千古,把空一切?

    那就交给后人吧。

    他这个前人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

    完本。

    给大家道歉!

    深深的鞠躬!

    这本书没有写好,也没有写完整,我跟大家一样是失望的。

    本来还想再写三十万左右的,可是发现写不下去了。

    深刻反思之下,这本书之所以没有写好,并且拖拖拉拉,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独断有点成绩,这一本明廷却没有起色,落差之下,心态崩了,调整不过来。第二个,就是没有从独断的框架里走出来,这本明廷写着会不受控制的向着独断的方向走,每次发现都已经迟了。

    一个心态崩,一个跳不出固有思维,这都是我的错。

    小官对不住大家!

    新书《宋时风流》,写的是宋朝皇帝的故事,没敢再写明,就是希望能跳脱出来,写出不一样的故事。

    小官打磨了几个月,希望能用这本来弥补大家的失望,这一本也定然好好写下去。

    在这里肯定的说一句,《宋时风流》,绝不会在三百万字内完本!

    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陪伴!

    敬

    官笙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