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河边比试

    第十六章 河边比试 (第2/3页)

    成钟被这美仑美奂的草原奇景所陶醉,不想骑马太快靠近,在远处就和雪莲成一起下马,牵着马慢慢步行向前。

    其他孩子却浑然不觉,打马冲过冰河,马蹄过处,冰水飞溅,石头滚动,笑声一片。

    过河之后,孩子们跳下马背,开始收集适合投掷的鹅卵石。

    成钟与雪莲成最后才过了河。

    他们把马牵到一处背风的坡坎之下,将四匹马的缰绳牢牢拴在一起。

    两个人也在河边寻找趁手的石子,只是捡得比那几个孩子少很多。

    比赛投掷的规矩其实十分简单,就是谁用的石头子谁捡,投多少次都行,投掷最远者取胜。

    在成钟的家乡,也是如此。

    投掷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当然是力量大小,主要是腰部力量和臂力。

    但是也有一定的技巧在里面。

    首先,选择石头子就有讲究。

    石子太大会嫌重,肯定扔不远,石子太小又嫌轻了,同样扔不远。

    其次,石子的形状也有讲究。

    越是圆溜光滑的石头子,阻力越小。反之,有棱有角的石头子,阻力就大。

    第三,投掷的角度也有讲究。

    最好的角度是向斜上方四十五度投出,才可能达到最远距离……

    孩子们一起跑到距离河床三十多米的地方停了下来。

    杨浩他们每个人身后都堆了一小堆石子。

    成钟却只准备了三颗石子。

    雪莲成更少,只准备了两颗漂亮的绿色石头子。

    他把那两块圆圆的绿石头扣在手中,像是玩“健身球”一样不停地把玩着。

    杨浩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白石灰,面向河床,在大家前面划了一条白线。

    这是起步线,若是谁在投掷瞬间,脚踏到线或超过线就算违例了。

    杨浩是个细心的人,刚才路过白灰厂的时候,他下马去装了白石灰。

    孩子们开始脱掉棉衣皮袍,轮流上阵。

    成钟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动静,似乎有人影晃动,但不知是敌是友,便索性不予理睬。

    雪莲成在离大伙儿很远的地方席地而坐,继续把玩着两颗绿色石头子,眼睛时而看向成钟,时而看向远方。

    似乎热闹的比赛与他无关。

    五个孩子陆陆续续投掷了好几轮。

    因为有河流作为参照物,孩子们的成绩可以一目了然。

    年龄最小的那位,投出的石头子始终没有够到河边,距离河床还差四、五米的样子。

    有三个孩子的石头子,全部投到了河床上,但每次远近各不相同。

    成绩最好的自然非杨浩莫属。

    他每次投出的石头子,都能越过河床,落到对岸七、八米远的地方。

    一会儿功夫,五个孩子已经累得汗流浃背,不想再投了,就先后穿好衣服,一齐看向成钟和远处的雪莲成。

    成钟这才脱掉了棉衣,拿起一颗石头子,在手里掂了两下。

    之后,他弯下腰身,侧身冲出,在白线前骤停。

    低撇在身后的右臂突然甩动,向斜上方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

    一粒石头子脱手而出,箭一般射向天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