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无双真厨士,大国唯一人!

    230 无双真厨士,大国唯一人! (第2/3页)

国人竞争过、也合作过,岛国人是什么揍性,没人会比他更清楚了。

    “很抱歉祝先生,排到了我,哦,这看上去是一碗很不错的细蓉,大大的好!”

    犬养静斋礼貌地与祝延平打过招呼后,就端起面碗,去默默享受美食了,在祝延平这种‘老狐狸’面前既然讨不到什么好处,他也懒得浪费时间。

    最后三碗细蓉几乎是同一时间端上展台的,没时间去观察犬养静斋的表现,祝延平接过一碗‘细蓉’递在黑衣老人手中:“蔡老,您先请。”

    “不客气,还是一起吧。”

    黑衣老人接过细蓉,目光从汤面如花盛放的竹升面上轻轻掠过,又观察了一眼调羹所放的位置,微微点头:“有规矩,用汤更见匠心。这碗细蓉如果给那些吃过了早午餐的评委吃,感受只会更佳。”

    “呵呵,蔡老是说周主厨采用的底汤不对?”

    祝延平眼睛一转,似乎想到了什么,却偏偏不肯提前说破。

    “不是不对,他是根本没用底汤。

    白汤烫煮?倒是符合最早的云吞面和细蓉做法,不过在这种大赛上如此复古,倒是很有勇气和想法。”

    黑衣老人轻笑道:“这是个有意思的小家伙,他做东西的手法让我想起了一位老朋友......

    哎,屈指算来,也有一个多甲子了,造化弄人,那位老朋友如果还在,应该早就是震动华夏勤行的大人物罢?”

    “呜呜......”回答他的是祝延平湍急的进食声。

    虽然早晚两餐都没能赶上,祝延平这种大富豪也是肚中膏满脂肥、吃过见过的人物,无疑对这碗口味相对清淡的细蓉情有独钟,

    更别说经过周栋的巧手‘开光’,这碗细蓉中的竹升面可不是寻常可比,让他想起了当日在楚都吃到的‘八珍面’。

    “汤是白汤,却又不完全是,竟然略带鲜甜,还是有大地鱼和虾头的勾鲜效果?这面,果然不同一般。”

    蔡姓黑衣老人并不是管达生那样的毒舌,不过对食物也有自己的坚持和矜持,

    这碗细蓉捧在他的手中,先是细细打量,用十分挑剔的眼光审视调羹摆放的位置,拨开浮在上方的竹升面、审视那四只云吞。

    四只云吞有三只被压在调羹下,一只则在调羹内,

    略显蛋黄色的云吞皮显然和竹升面系出同门,且被擀制的薄如蝉翼,就算是透过面汤,也能看到云吞中七瘦三肥的肉馅。

    黑衣老人的眼睛微微睁大。

    行家看门道。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没见过这样排列讲究的云吞馅了。

    首先肉馅都被斩成了三分之一绿豆大小的肉粒,然后这些肉粒就仿佛一整块五花肉那样,五花三层,肥瘦排序井然!

    既没有加入虾肉,更没有掺杂一些完全为了新奇效果的什么爆珠、鲨鱼丸,就是最纯粹的猪肉,讲规矩,守美食之道!

    被压在调羹下的三只云吞从露出的部分就能看出云吞皮的弹性如何、会不会粘连调羹。

    懂吃的食家不需要去吃,只要看一眼调羹下的云吞,就能知道厨师有几斤几两,从而判断出这碗细蓉是否值得入口了。

    现在很多打着‘细蓉’旗号的面店,根本就不懂调羹的摆放位置和压云吞的规矩。

    至少有八成是把云吞直接丢在面上,先不说如此一来竹升面会被味道更为浓郁的云吞所夺,更失去了一碗细蓉应有的层次感,那还叫细蓉麽?

    甚至连云吞面都不配叫,那应该叫竹升面乱煮馄饨!

    遇到这种胡来的厨师,别说是老毒龙,就算是蔡姓老人也是要骂人的。

    到目前为止,眼前的这碗‘细蓉’除了没有常见的汤底让蔡姓老人稍稍有些疑惑,竟无半点毛病。

    蔡姓老人暗暗点头,握住面碗的左手用了些暗劲,令面汤稍稍激荡。

    面汤一动,仅凭一只云吞可就压不住调羹了,就见条羹微微向上一浮,原本压在下面的三只云吞顿时向外一张。

    “好,云吞皮薄而坚韧,果然是依足了正宗手艺!”

    眼看着调羹缓缓回沉,再次压住了下面的云吞,可这些云吞比起先前却没有半分下陷,之前是什么样子,如今还是个什么样子,蔡姓老人眼中掠过一丝惊喜,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