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人与人之间

    第143章 人与人之间 (第2/3页)

几双眼睛面前显得是那样的渺小。而在文院,吃饭从来都是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多么幸福的生活,更不要说还能学到千金难求的学识了!

    捡了大便宜的平民,心里一点也过意不去。特别是一个张姓的农夫,他的儿子在平民学子中学的最好,得到了“奖学金”。在为儿子的勤奋努力自豪之余,老张看着整整五十贯的奖学金也老脸发红。只是因为孩子勤奋好学就得到了这么多钱,他总觉得不妥。

    朝廷颁发禁令,禁止田间燃烧秸秆肥地,改为人畜粪便在化粪池处理后肥地用。

    既然不让烧秸秆,那么秸秆就能用于家里的锅灶燃烧所用了。

    往年都是在地里烧掉的秸秆,今年不让烧,自己家人口都在一个院子里,也烧不完,几家孩子在文院学习的农民一合计,决定把秸秆送到天下文院。

    人家天下文院到了冬天也是要烧柴取暖的,俺们不用给先生辛苦钱,那就送些柴禾吧!

    韩崇文现在就在处理这件事,那些农民赶着驴车,把柴禾往天下文院不远处一堆,就不言不语地走了,如果不是一个学子提起了父母的打算,大家还以为这是老乡在堆积秸秆呢!

    拦住一个刚刚倒了一车秸秆的老农,韩崇文拱拱手说:“老丈,你们为何要给天下文院送秸秆?”

    老农认出是韩崇文,两个手做出怪模怪样的姿势拱拱手:“老先生,俺家孙子在天下文院学习,这地里的秸秆以前都是用来肥地的,现在有更好的方法了,秸秆就用来烧火了。

    可是俺家人口简单,冬天烧不了那么多的秸秆,这不,就给天下文院送来一些,文院这么大的楼,烧火取暖一定很费。”

    韩崇文说:“老先生,文院宗旨,不向学子家长收一丝一毫的钱财好处,你们这么做,可是陷文院于不信之地啊!”

    老农立刻激动起来:“哪个敢说文院不信?老汉第一个拿扁担跟他拼命!文院说不向学子家长收一丝一毫的钱财好处,也这么做了,可是,如果是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