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要了老太太的亲命啦(两章合一)

    第六百零二章 要了老太太的亲命啦(两章合一) (第2/3页)

会骂,你看看你不如谁家谁家的媳妇能干。

    她也是做婆母的,她本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就够刁钻的了,那有的居然都能让她听不去耳。

    而小孙女要是真能“上天”,就不存在这些情况。

    贫贱夫妻百事哀。

    孙女压根不用哀,啥都有,现成的,那才是女人家最盼着的坐地享福。

    马老太哭,也为宋福生。

    她很现实地琢磨:

    三儿你虽然没生儿子,但是胖丫这一个要是嫁好了,真是太顶用。

    比别人家好些小子捆在一起还借力。

    全家借力。

    你终于啊,有个人能帮衬了,而不是被拖累。

    不用一个人去争去搏,你能有个靠山,不用再像曾经逃荒过武泉县被人难为的危机时,只会选择鱼死网破。

    在马老太心里,咱老百姓要是真被当官的难为,可不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只剩那一条以命去搏为自己做主的路。

    也有虚荣。

    此时,满满的虚荣心作祟,让马老太想象未来美好画面就想笑着哭。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话听着不好听,可也别说那酸话,实际上当“鸡犬”美得很,当鸡犬是要看命的。

    要是小孙女成了什么什么夫人,她可是夫人的奶奶。

    她那可真是和公主殿下没事就能唠嗑,公主哇,她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人,竟有那一日。

    她们老宋家的后代,不夸张的讲,甚至能借光几代人,从此出现一位了不得的“胖丫姑奶奶。”

    你说,就冲这点,谁能不飘?得亏不是走路回村,要不然只寻思这些就脚底没根儿。

    而更让马老太说不清到底是不是喜极而泣的缘由,那就是以上种种喜滋滋里,掺杂着大量的心焦。

    如若她不是真心疼爱小孙女,她只需要考虑“孙女搭梯子登上天”即可。

    可是,胖丫是她三儿的独苗,她掌心很疼爱的宝。

    本来觉得嫁人还远着,但是眼下忽然有人提及,马老太在脑海里假想了番,胖丫拜别她出门子那一幕,眼泪就控不住掉落,舍不得。

    更何况她很是茫然孙女“上了天”后,在那天上能过的是啥日子。

    真能过得好吗?别她们这些“鸡犬”借光过的不错,小孙女一人倒遭了罪。

    她虽然不识几个字,却是懂得:在地上有当草民的自由,去了“天上”,那里有许多规矩要守。

    马老太急忙用衣袖擦擦眼泪。

    你说速度咋这么快呢,就这么东想西想,到地方啦。

    哭的鼻涕出来,又赶紧擤了擤鼻涕,差些习惯性抹车上,紧急手一拐,将鼻涕蹭在大酱色裙子上,下了车。

    车外,围着好些人,都知道马老太今日去陪公主唠嗑去了,人家国公府来人就在村口说的。

    马老太的大儿宋福财一身辣椒酱味儿,一边摘围裙,一边亲切的和两位马夫、两位小厮说话,表示感谢给他娘送到家。

    马车没停留,几位陆府仆人恭恭敬敬向马老太行礼道:“老夫人,那小的们就先回去了。”

    村里人听傻了眼:老夫人,小的们,哎呦,不得了,去了趟国公府,你瞧瞧人家马老太这派头。

    直到马车出了村,妇女婆子们才围了上来,七嘴八舌追问。

    王婆子:“你真的见到公主啦?她老人家长什么样啊?”

    她大嫂葛二妞:“你去了那里都干了些么?”

    九嫂子们:“快给俺们讲讲那府里都有啥?听着开开眼。”

    哪有多余功夫理你们。

    马老太边往三儿家方向走,边言简意赅扯嗓门回道:“国公府大到能划船,公主面善人好看,我被邀在那里吃过燕窝、歇个晌午觉,公主领我在园子听曲四处游玩。”

    就这么挥舞着手,比比划划喊着这番话,脚步不停直奔三儿家。

    她大儿媳何氏在后面叫她:“娘,馍给你座锅里啦,要是饿就垫一口,我帮大郎他爹装完辣酱就回去洗衣裳,您不用伸手,”她也只是摆摆手,一派风风火火的架势。

    村里人望着马老太背影啧啧出声:啥命哪,人家那命咋就能那么好呢。

    宋福生家,大门口。

    马老太在推门进去前,先深深地吸口气,然后才一把推开门。

    结果入目就让她想闭眼。

    画面太美,她不想看,太幻灭了。

    她家宋胖丫带着钱米寿,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