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两章合一(祝书友们端午安康)

    第七百五十六章 两章合一(祝书友们端午安康) (第2/3页)

”的事儿。

    所以说,老太太怕小孙女玩心重,抽冷子干出不要陆畔,换一个,这个好,三儿再惯着,那就得将她气死。

    “你要是那样,奶现在就得告诉你爹,不能再帮你瞒着。奶说到做到。”

    “奶,还没定下呢,你干什么呀,才哪到哪,你就偏向陆珉瑞。”

    “你看看你看看,还想要怎的,哎呦我天,要不是冲他在打仗没回,我说不说没么大用,你求不求我,我也会告诉你爹。”

    “好好好,知晓了。”

    宋茯苓掀开帘子望着前方火把:“富贵叔,大概还有多久进前面的县?”

    “二里地。”

    宋茯苓仰天长啸。

    烦死了,要走二十多天呢。

    她好想嗖的一下就到会宁。

    与此同时,宋福生和阿爷这台车里也在唠嗑。

    阿爷说:“不知郭家大小子能不能管好那些帮忙种地的人,尤其秋收的时候。咱给那些干活人粮,是咱们给他们的。但要是让他们偷了粮糊弄咱,那可不中。”

    今年的田地,老爷子让留在任家村的九族必须种上、种好,一亩也不准浪费,包括大山里当初户部给划的种辣椒地。

    那一大片田地是咱占便宜。

    因为过后朝廷没有说法,帮忙种完辣椒后,并没说收回去。

    所以老爷子让今年接着种,就眯着不提装忘记,然后用那片山里地接着种辣椒、白菜、萝卜。

    总之,秋收后,要猫冬了,才准那些留守人员,带着粮食带着白菜萝卜带着家当去会宁县找他们。

    要不然,这么多张嘴,都急火火去会宁吃啥喝啥呀。

    别看他孙儿福生已然是知县了。

    其实没几个钱儿。

    有也不能祸害。

    宋福生递给阿爷茶水道,“应是能安排明白,您老就放心吧。郭大哥属于咱家人里心眼多的,我大伯那人又抠,到秋收时,瞧着吧,估摸比咱自己收粮食还多。”

    呵呵,一个苞米棒子都不会少。

    真的,就这么夸张。

    他太了解宋九族了。

    再一个,雇的帮忙种地的人,是那群逃荒落户在周边村里的人。那些人毕竟经过考验,给他们家盖过房,做过千里马的衣服,人品不好的早就剔除掉了。

    “生娃子,你那镖局?”

    “镖局也没事儿,牛掌柜会在那里顶半年,带出知根知底的掌柜。再看看村里的二鹏子怎么样,一年半载后,可以的话,给二鹏子提成奉天分店大队长,咱们总店再设到会宁。”

    “不是这个,我是问,听说最近缺人?”

    宋福生抿了口菊花茶。

    他最近有些上火,一是从京城回来后应酬极多,经常喝多,喝的他上火。

    二是嘴上不说,心里还是着急了,吏部的文件写明,就给他三个月时间从搬家到安家。这古代的路啊,一个来回就是一两个月,三个月内必须上任。

    闻言放下茶杯道:“人不有的是?眼下,啥都不多,就干活的人多。不过,这批不招固定押镖的,只招临时的,趁着像我们这种人上任挣把好钱,挣完给他们发完钱就拉倒。之后,没有那么多买卖就不用他们了。”

    说到这,宋福生掀开车帘,忽然问道:“对了,富贵,你有没有和福禄大哥他们讲,有那短工要是表现的好的也存个档,以防再找他们。”

    将来干大了,先可这些表现好的录用成正式工。

    宋富贵骑在骡子上道:“兄弟放心。不止对福禄大哥通知了,从咱们京城回来那一道,凡是路过的镖局点我都通知了,后头我又让忠玉又嘱咐一遍。”

    “忠玉,你嘱咐了没?”

    王忠玉在后面骡子上吼,他是在队伍中间:“嘱咐八遍,放心。”

    独眼龙宋福寿是在队尾,和宋福生的亲大哥宋福财骑骡子。

    宋福生满意的一点头,放下车帘。

    这就是他不用随从的原因。

    要什么随从,谁也没有富贵好用。

    富贵胆大心细,精明能干。

    至于家里烤列巴,给仓场衙提供奶砖,包括外县仨个点心店,奉天城一个主店,该怎么办,宋福生和阿爷都没有操心。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老太太厉害。

    这些事,早在宋福生他们没从京回来前就已安排好。

    老太太通过大孙大郎,私下见了魏大人,细致的谈,如若仓场衙不需要咱们给养奶牛、制奶砖、存列巴,魏大人就吱声。这里有你和我三儿的关系,绝对不能让你为难。

    魏大人不是冲大郎见的马老太,还不是冲宋福生?甚至隐晦的冲陆家。

    就告诉老太太,仍有需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