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大结局

    第六百零七章 大结局 (第3/3页)

捧免死牌,一人捧一卷圣旨。

    圣旨打开,上面写的,赫然就是皇帝刚才所言。

    邵毅和夏晏清连忙起身,接过免死牌和圣旨,再次跪倒,隆重谢恩。

    众人都看呆了,这是皇帝给邵家的特许,为了能让清韵斋顺利经营,同时又不至于因巨大财力威胁到朝廷,所以赐给邵家免死牌,附加限制邵家五代子弟入仕。

    历数史上各个朝代,能让皇帝给予如此特殊待遇的,大约只有当今的邵家和夏氏了吧?

    很多人再看向邵毅夫妇时,还颇为不平。既然限制入仕,清韵斋现在的财力已经足够雄厚,为什么不让邵毅现在就辞官,去当他的富家翁啊?

    接下来,就是邵哲文小朋友的抓周仪式了,皇帝很随和的站在邵毅身边,还试着问了问:“要不,把圣旨和免死牌也放上去,看看你家小子,有没有眼力劲儿?”

    皇上您这是开玩笑的吧?是吧是吧?邵毅立时大汗:“陛下,御赐圣物,不好如此儿戏吧?”

    他想明白了,还是拿着免死牌,一家人安享富贵比较妥当。

    仕途什么的,不过是学而优则仕,学子们寒窗苦读,最终目的是当官,更是过富足日子。

    他家有免死牌,就有了身份。还有清韵斋,也就拥有了财富,足够了。

    免死牌和圣旨,在他儿子眼里的确是个稀罕物。可那小子,万一就是不走寻常路,不去拿这两样东西呢?

    到时候,难道还能让皇帝把免死牌拿回去不成?就算皇帝乐意,他还不愿意呢。

    邵哲文小盆友的表现很不成器,但也很让大家伙儿满意。

    他选来选去,选了一本较薄的书籍。然后,在大家的瞠目结舌中,胡乱包了金银两个元宝,让众人大跌下巴。

    邵毅把儿子手里的元宝接过来,很是嫌弃的给他来了个脑奔儿。

    夏晏清把邵毅的手推开,还给了他一个白眼,抱起儿子。这样选怎么啦?能读书、会赚钱,很不错啊。

    皇帝非常给邵家面子,抓周之后,周岁宴开席,皇帝欣然在座,尝了几个特色菜,才搁了筷子离开。

    这场景,和邵毅成亲之时,孙从山前来捧场如出一辙。只是这一次,是皇帝亲临,更加皇恩浩荡。

    可想而知,邵哲文在他长大的过程中,已经有了高出同龄人好大一截的资本。

    皇帝要起驾回宫,在座人等当然是齐齐离席,恭送皇帝陛下。

    在邵家大门外,皇帝回头看了看身后乌压压的人群,再看看邵家门头上很俗气的四个字:家和业兴。

    在一片恭送声中,登上车辇,起驾回宫。

    无论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知道夏氏真正价值的/人并不多。

    大梁朝近几年,在边关占据绝对优势。可世上没几个人知道,这是夏氏之功。

    大梁朝已经发现了三处储量丰富的乌金石矿,可随着挖掘的深入,地下渗水严重,使挖掘工程陷入僵局。

    在人们束手无策之时,同样是夏氏给了方朝生指点,利用池窑排烟系统引风机构的原理,做了一些变动之后,成功把煤矿底部的积水源源不断的抽出,保证了乌金石的持续开采。

    就在他御书房的书案上,一个被夏氏称之为眼镜盒的匣子里,放着一副叫做眼镜的东西。

    他日渐模糊的视力,在带上眼镜之后,折子上的字迹变得极为清晰,让他恍惚间,觉得自己好像年轻了十岁。

    只不过,如此便利的神物,却和望远镜的镜片相似。为了保有望远镜的秘密,无法得到推广,只能做出两副,如今都放在他的案头。

    等到什么时候,望远镜的秘密守不住了,眼镜便可以广泛应用,可以让年老目聩之人的视线,再次清晰起来。

    他等着,等夏氏在之后的岁月里,是否还能让他眼前一亮,让大梁朝的昌盛更加辉煌。

    不过是一面免死牌,比起夏氏的价值,免死牌不值一提。

    (完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