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风声

    第六百零二章 风声 (第2/3页)

道:“现在广播冷、电视热、电影难,必须以多出精品为驱动力。”

    潇湘厂道:“电影精品,是一个国家电影发展水平的标志,代表电影繁荣的方向。抓精品是迫在眉睫!”

    哇!

    许老师情不自禁的拍起手来,说的好好哦。

    跟着又探讨精品的标准,什么样的电影算精品。

    新任电影局刘局长道:“内容要精粹,艺术要精致,制作要精良,要深受群众喜爱。今年我们要生产30部左右的优秀影片,其中10部要称得上精品之作。”

    大导演谢铁骊道:“XX同志说的很准确了,思想性、艺术系、观赏性的统一嘛!”

    桂省制片厂道:“电影必须通过审美这个中介实现,人物苍白、艺术粗糙的影片,即便思想正确,观众也不会喜欢。

    所以要做的雅俗共赏,情理交融。”

    张梓恩也在场,属于西影厂,道:“电影是精神产品,也是商品,要拍的好看。”

    《过年》的导演黄健忠道:“出精品就要深入生活,贴近群众,无其他捷径可走。”

    “……”

    许非无聊,在本子上记了几段。

    大概分成三个群体:一是刘局长这种假大空,二是桂省制片厂这种思想灵活,但没弄明白市场需求的;三是张梓恩这种心里明白,嘴上不敢说的。

    说什么?就是娱乐化嘛!

    他不敢讲,只说要拍的好看。

    讨论了半天,孙领导也在记录,发现大多雷同,直接点名道:“小许,你作为民营代表谈一谈。”

    “呃,各位老师、前辈说的都对。只是我有些疑惑,想请诸位指点……”

    众人谨慎,你特么又疑惑了???

    “我们不如假设一下,现场就是一部精品电影的筹备会,我们都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这个好,从实际出发。”孙领导赞同。

    “那我抛砖引玉了,既然要做精品,首先得是主旋律,革命、英模、群众、现实题材都算。

    如果我想申请各项补助,会不会对革命题材有倾斜?”

    “我们在生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上有优良传统,经验丰富,何况成本也不一样,会适当给予支持。”

    “那我们拍什么内容,是根据什么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