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大兴土木

    第一百二十八章:大兴土木 (第2/3页)

而,徐锐看重的就是这条渭河,由于没有发现橡胶林,无法生产出橡胶,钢铁质量也不过关,徐锐暂时还不能直接制造蒸汽机,所以他必须寻找替代动力。

    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没有什么动力比水力更加适合,而水流湍急的渭河恰好是提供水力的理想之地。

    为了攫取渭河水力,徐锐先是以极低的价格圈了一大块地,然后有设计了一套专门的大型传动装置——水轮机。

    所谓大水轮机,其实就是水力发电机和传动齿轮箱的结合体。

    徐锐的设想是利用水力发电机的原理,将一根附着六只水轮的钢管横到江面,利用水力带动钢管旋转,接着用传动箱里的齿轮,将水带来的势能转化成推动车床等机械运转的动能。

    由于传动齿轮箱的存在,他甚至可以像开车换挡一样,通过调节齿轮组运行的方式,精确控制机器运转的速度和力量。

    问题只有两个,第一,袁家能不能按照他的设想造出这个复杂的机器。

    第二,在完全没有工业基础的时代,零部件质量难以保证,这样的复杂机械非常容易出问题,只能作为过渡产品使用。

    工业发展之所以需要循序渐进,就是因为这是一个庞大,而又环环相扣的体系,往往一个小技术的突破便能让工业整体水平突飞猛进。

    反之,一个不起眼的短板,也能限制住庞大工业体系的步伐。

    徐锐并不心急,他明白眼下正是实现理想的第一步,必须把这个基础打牢,才能指望这颗种子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袁家果然没有令徐锐失望。

    在拿到堆满半个房间的零部件工程图之后,整个袁家沸腾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确的制图,在他们眼里,这堆无聊的图纸价值之大甚至远超一屋子黄金。

    最初的惊愕之后,从家主袁子雄到十二三岁的袁家幼童,都好像是海绵一般,从这些工程图上疯狂汲取着养分。

    那段日子,徐锐几乎住在袁家,不分昼夜地向袁家子弟讲解着每一个细节,同所有人一起探讨机械运转的原理,并按照实际情况适当修改设计方案。

    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袁家终于吃透了水轮机的设计,好似一个苏醒的蚁巢,开始有序地忙碌起来。

    袁家虽然衰败,但在制造一道上,数百年积攒下来的资源仍旧无人能及。

    什么零件该交给哪位工匠制造,需要如何节约成本,提高质量,这些问题没人比他们清楚,根本不需要徐锐操心。

    有时候,徐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