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 粮草之需

    第九百六十五章 粮草之需 (第3/3页)

的武器,也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拥有如此大的成绩。

    那问题就出现了,接下来亦力把里会怎么做呢?是会选择吃下了这个哑巴亏,还是出重兵进行报复?

    从四年前他离开北明京师,以回乡祭祖的名义离开并帮助南明对付黄匪军开始,他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所不同的是农民赚的是粮食、商人赚的是钱、政治家赚的是名声,而他赚的是一国罢了。

    要建一国,不仅仅只是打打杀杀那么简单。不是有一句老话说的好,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吗?怎么样将打下的这些地盘经营好,为之所用才是显真本事的时候。

    好在凭着一些后世的经验,外加大仓中的一些商品都可以给他创造出无数的价值。有了银子好办事,地盘打下来也稳固下来了。可毕竟他的底蕴太差了一些,使得地方上的管理已经跟不上他开疆拓土的步伐。就像是现在,他可以挥师,也有一定的能力打下更多的地盘,可是如何守住这里就成为了大问题。就比如眼前的亦力把里,那地方的地盘也不小,且是地广人稀,一旦打败了对方的主力骑兵之后,占领那里并非是什么难事。

    同样是因为地广人稀,需要的百姓数字便真的难为住了他。换一句话来说吧,他拥有打下对方的能力,却没有占领对方的实力,即是这样,现在也就是占领亦力把里的时候,也就等于不是与对方决战之期。

    “哎,下大力气打败了对方,又不能求得什么好处,实在是让人没有兴趣的事情呀。”叹息了一声,杨晨东叫来了杨二,他要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漠北师发报,让他们去做一件事情。

    杨晨东在算计,需要时间积攒足够的实力,比如说占据一地之后的优秀管理人员、需要迁出迁进的百姓、以后这一地区的发展之路、要建什么样的工厂、准备给百姓指一条什么样的阳光大道等等。与他相同,北明也在算计,北明京师之中,众大臣们在朝会上达成了一个共识,三不剌川城必须要守,还要守住,唯有如此,才能给正在备军准备出战的石亨大都督准备足够的时候,在草原之上与瓦剌所部来一个大会战,夺取最终的胜利。

    共识是达成了,可三不剌川城的情况就摆在那里。城不大,城墙不高,里面储存的食物和水源都十分的有限。靠着这样的一个中等城池,是根本不可能挡住瓦剌和亦力阿里联军的。

    “石总兵是一个能打仗的将军,宣府防守战、答鲁城争夺战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现在他手中还有近二十万的大军,只要粮草跟得上,想必守城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朝会之上,兵部尚书仪铭站出,发着着自己的观点。

    仪铭之言引来了其它不少朝臣的默默点头支持。可是跟着工部尚书石璞就站了出来,“仪尚书说的是不错,关键的问题是粮草如何保证按时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