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回报率与阶级

    第387章 回报率与阶级 (第2/3页)

了口气,道。

    “去往大坪坝小学的干道的坑坑洼洼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以为这种超出想象范围的事情也就这样,但很遗憾,这只是个开始。”

    “接下来我看到了大坪坝小学覆盖范围内的村民们对后代教育的重视程度,尽管我没见过这些村民,也就是见到了一个传授过只是的老校长。”

    “但我依旧有一种感觉,他们可能很多时候确实是在地里刨食,但不代表完全没有接触过外界。”

    “所以才会在学校建设完成后,立马送自己的孩子去。”

    “这就说明,他们的思想其实没那么落后。”

    说到这里的时候,宁晏顿了顿。

    “这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我以为这些没有学校,甚至被放弃建设学校的地方,就是因为像网络上说得那样当地人们思想的贫穷,导致的结果。”

    “尽管对于是否接受高等教育,我的看法始终在发生改变,但我认为至少在现在看来,没有任何人否认义务教育阶段的必要性。”

    “但就我所知,当地的村民建设学校的意愿应该不够强烈,至少没有强烈的争取。”

    “又或是一些乱七八糟的要素影响了这件事情,但我始终相信,这类型的要素应该不至于影响这么漫长。”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去到了浅塘小学,空荡荡的校园,反而让我有机会慢慢看建设的结果,总体而言是没有受到外界影响的。”

    “只遇到一个忘记带笔回家的孩子。”

    “从娃儿的嘴里,看得出来办学的各方面都还是很踏实的,也就是说,同样的疑惑加重了。”

    “等到湘佳小学时,又是另外一种感觉。”

    “总而言之,不同的地方产生的疑惑,其实大概是一个分类的,也算是为什么会思想贫穷。”

    宁晏一口气将自己见到这些事物时的疑惑说了出来。

    因为这些疑惑,宁晏特地让颜芷帮忙找了相关的资料汇总。

    就当今来说,其实是网上被放大化的观点让大多数的人产生了误会。

    印象中贫困的大西北和黔西南,因为资源的流动性,和国家级的战略影响,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模样了。

    很多地方的经济已经开始了大幅度的发展。

    连带着的,在各方面的力量下,国内的失学儿童比例已经下降到了很低的一个程度。

    只不过考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