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杜少清的诗

    第一百三十七章 杜少清的诗 (第2/3页)

让四周的文武不明白了,诗会上,说诗文优劣呢,怎么还闹出请罪了?

    有那些个知情的解释了一番当初陛下派去考核杜少清的事情,众人才明白,原来还有这么一节,看来孔老头的确应该请罪。

    皇帝李二大度道:“好了孔爱卿,国子监的事情过后再处理,现在还是先办好这个诗会,你国子监内部的蛀虫回去清理了就是,你也不是有意的,下不为例。

    对了,那个主簿谎报军情,欺君之罪,回去之后定要严惩。”

    “是,老臣回去就严惩那人,同时严加审核我们国子监内部的人员,绝对不能误了为国选材的大事。”孔颖达满脸怒容的保证道,此事出在这里,几乎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打了自己这个国子监祭酒一个响亮的耳光。

    可怜那个曾经审核过杜少清的主簿,他没有受贿或者受人指使,只是嫌弃杜少清一介商人出身,还是个武者有辱斯文,所以审核的时候过于教条没有耐心,导致不辩真假就下了定义愤然回去禀报,恐怕他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他会因为自己的冲动和偏执而犯法被下狱。

    “好诗是好诗,但是此诗不是应请应景所作,恐怕这才情就要另做他论了,如果是此子之前作出来的,抑或是提前找人捉刀的,那性质就不一样了。”许敬宗也皱眉推测道。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似乎并不敢下论断,因为这个杜少清的身份,他是杜如晦的儿子,还是皇后的救命恩人,皇后还在场。

    这时虞世南站了起来:“老夫可为此子作保,这首诗绝对不是他人捉刀,至于是不是此子其他时间写就这个问题,不能过早下结论,虽然现在是夏季,但房相出题只说以季节为题,为何不能写春夏秋冬?”

    这时房玄龄站了出来,朗声道:“不错,题目是我出的,因为是诗会第一题,所以出的简单些,只要是写季节的,格律意境不俗,就算过关。

    杜少清这首秋思诗可评上佳之作。”

    好嘛,出题人都为他说话,谁还能有异议?

    于是很快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