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了时代和实践要求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了时代和实践要求 (第2/2页)

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能否在这个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战略策略,紧紧联系在一起。

    坚持从我国社会实际状况出发,在诸多社会矛盾和矛盾全局中敏锐地抓住主要矛盾,自觉围绕主要矛盾部署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是我们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问题的一条成功经验。

    从党的八大算起,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至今已经60多年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面对的矛盾和问题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我们党长期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要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种深刻变化具体反映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上,就是社会需求和社会生产两个方面的情况都发生了变化。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根本性变化,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已经不能对其进行准确反映,需要作出新的概括和表述。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党的十九大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表述,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准确的认识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