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围雁门(三)

    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围雁门(三) (第2/3页)

的,没有人天生就喜欢当顺民。

    渊太祚因为年事已高,再加上自己的女儿在战争中失踪,心力憔悴之下也开始将自己的一部分权利下放给自己的儿子。其中就有渊盖苏文渴望已久的兵权,手里有了兵权,渊盖苏文的一些计划也开始了实施。可以说,此时只专心于内政的渊太祚已经将大对卢的职责几乎全部的都交给了渊盖苏文,虽说此时尚未正式的移交官位,但是这并不妨碍渊盖苏文的手下直接称呼他为大对卢。

    在渊盖苏文上位以来,采取各种强硬与阴柔并济的方式统合了原本有些半自立的各个部落,开始逐渐的将目光望向了国外。首先将新罗和百济收为了自己的附属国,将原本应该属于隋朝的贡品自己手下。随后渊盖苏文利用隋军撤退的时候遗落在高句丽的大量军械物资,通过三次战争解决了与北方的靺鞨部的一些边境纠纷,稳住了北方同时也奠定了高句丽在东北亚的地位,相对于远隔万里的大隋,靺鞨部更倾向于依附在邻国的高句丽的庇护之下。同时夹在高句丽和突厥之间的契丹部落也是选择了归附高句丽,放弃对大隋的朝贡。

    解决了后顾之忧之后,渊盖苏文开始将军事重心放在了面对南方的大隋身上。这才有了渊盖苏文亲自来到突厥游说突厥共同对付大隋,两国本来就都有与大隋有着仇恨。杨广的两征高句丽致使高句丽元气大伤,虽说现在很强势但是都是举国之力的走钢丝行为,也可以说是杨广的两次隋高战争打断了渊太祚毕生谋划的高句丽崛起的计划,同时又险些被大隋彻底打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至于东突厥则是更简单了,隋文帝时期随联姻的使团一齐出使突厥的公孙晟在突厥生活了一年左右,这一年期间公孙晟将突厥上至各部族之间的矛盾甚至阿史那氏之间的矛盾下至突厥的山川地理的各种事情都了然于胸。才在开皇二年见的隋突大战中被击败,随后又被大隋用军事和外交的手段将强大的突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