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破解

    第三百五十二章 破解 (第2/3页)

的什么意思?六耳是谁,难道是长了六只耳朵么?长六只耳朵我知道啊,那不是六耳猕猴么?难道是佛祖说法不让六耳猕猴听。”

    壮汉说完,还自我感觉良好的看了看周围,他觉得自己理解的还不错,电视剧真没白看,毕竟还是知道六耳猕猴的。

    阿玛尼比包工头壮汉的学问也没好多少,脑袋晕晕的回答着:

    “刘总,好像跟你说的差不多,六耳当然是指六耳猕猴了。除了六耳猕猴,你听说过什么动物长六个耳朵的么?但这小子说了半天,跟六耳猕猴有根毛关系?”

    “再说了,经不可轻传,亦不可轻取。这我知道,在西游记的最后几集中,好像一个什么金刚罗汉在给唐僧经书是说过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是要好处费。”

    听阿玛尼这么一说,包工头壮汉立刻明白了,恍然大悟道:

    “啊,老张,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这和我们包工程给回扣一样的。这小子是要回扣,要好处呢。m的,要回扣、要好处就直接说得了,还tm的费劲的转弯抹角,有意思么?真tm的费劲!”

    听着两位大老粗烈的讨论佛祖说的两句话,周围一位看样子有学问的玳瑁眼睛听不下去了,解惑般的插了一句道:

    “两位,两位,不是你们那么理解的。法不传六耳,和六耳猕猴没什么关系。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机密的事不能让外人知道。六耳是泛指其他人的意思。”

    “至于经不可轻传,亦不可轻取,也不是简单的要回扣、要好处费,而是有深意的:意思是无论什么事物,得到的越容易,就越不懂的珍惜。”

    对于横插一句的玳瑁眼睛,包工头壮汉首先不乐意了,我tm的问你了么?有你啥事?你这么显的给我解释一下,那不是显着你有学问?

    在当今的夏国,就有这么一种奇怪的现象:

    八十年代,由于开放、改革,使得一批人先富起来,而这批先富起来的人,往往是一些没有学历的大老粗。

    像什么承包工程的包工头啊,倒蹬货物的二道贩子啊,甚至是街边烤羊串、卖茶蛋的一批乡下人也都提前富起来了。

    所以说,原本城市中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就非常看不起这批没学历的大老粗富人。

    而到了九十年代,又富裕起一批有学问的知识分子。

    这下好了,代表两个知识层次的富人,就变成俩个互相看谁都不顺眼的对立阶层。

    知识分子看不惯大老粗们的粗俗与鲁莽,认为他们富裕起来是属于瞎猫抓到死耗子,纯属运气使然。

    而大老粗富人们,更是看不惯这些个知识分子。牛什么牛啊,不就是多读了两天书,多上了两天学么?有什么啊?钱有我们挣得多么?

    就这样,这两个层次的人一碰到一起,不互相挤兑两下,那都是太阳打西面升起的奇怪事了。

    壮汉轻蔑的看了一眼玳瑁眼睛,大嘴一撇:

    “说那些臭氧层子有tm的什么用?要回扣就是要回扣,

    不管你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