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命数

    第一章 命数 (第2/3页)

鱼村民们的消息。

    离南村中不乏有大臣的家臣,是一些底子扎实的练家子,撑舟入湖,想要一探究竟,约莫半个时辰的工夫,仍是一阵“嘶嘶嘶”的声音,不过这次不同的是,湖中还传出了凄惨惊恐的惨叫声。

    站在湖边,隐约间能看到湖心云雾弥漫中,有一头庞然大物,扭动身躯。

    自此,离南村的人再也没有入湖捕鱼,但是靠着粮食实在是不够维持生计,几日后,村民实在是饥肠辘辘,人们开始尝试在岸边捕鱼,小心翼翼,几周内倒也是相安无事,大家想,也许不去湖心,就能与那头妖兽井水不犯河水。

    然而,怎么也没想到,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噩梦才刚刚开始。随后的日子里,离南村民发现湖里的鱼类越来越少,以前往往半天能打一筐鱼,结果现在半筐也捕不到。而且,现在连在岸边捕鱼的村民都会消失,没有人发现他们如何消失,因为发现的,都一同消失了!

    渐渐的,“嘶嘶嘶”的声音不止在湖边能听到,甚至连在村子里都能听得到,村民想,是不是湖里那头妖兽已经不满足于屈居一偶,想要吃掉他们这些盘中餐了。但是没办法,能怎么办呢?跑?这帮被贬职流放的人还能去哪里?去跟那妖兽搏一搏?那不是羊入虎口吗!

    惊慌和无助笼罩着这个村子。

    几年来,村子里的人逐渐在捕鱼中消失,没有办法,不捕鱼,就只能饿死,没人会关注这帮“叛道离经”人的生死。

    ————————————————

    离南镇的秋风有些凉,天还没特别黑,小镇中心的酒楼就打起了大红灯笼。

    穿着粗布衣衫的董难言沿着街边行走,街上人头攒动,往酒楼涌去,不光是小镇里的百姓,还有外来的访客,抬头看着三层楼高的酒楼,在灯笼的映照下,牌匾上的三个大字散发着红光。

    说书楼!

    董难言知道今天又是酒楼说书的日子,怪不得人这么多。

    二十年前,有仙降临离南村,除魔诛妖,救百姓于水火,也正是因此,有许多人慕仙而来,加强了小镇与外界的联系,带动了小镇的发展,让穷困的离南村变成了如今的离南镇。

    往常酒楼说书的日子,董难言都会找个墙边,蹲下,竖起耳朵,听着那场仙人除魔诛妖的故事。

    董难言可从来没有去酒楼里听过,太贵,连吃饭都是问题的少年可不敢进去。

    而且,进去又如何,怕是自己进去,酒楼里的人都会作鸟兽四散吧,想到那一双双厌恶自己的眼光,少年叹了一口气,继续向前走去。

    镇子北边出口,镇子里寻常人家的妇人们坐在长凳上,聊着杂七杂八的家庭琐事,孩童追逐打闹。看到背着大背篓的瘦弱少年,长凳上的妇人们有些唏嘘,不少妇人都叹了一口气,

    “可怜呀”

    “这是又去捕鱼了?这黑灯瞎火的,那路可不好走呀。”

    “呵,可怜?你这慈悲心肠,可怜的话怎么不见你给他递个灯笼呢?”

    “我怎么敢...你...唉,不谈了,就是可怜这孩子,这才多大呀。”

    长凳上的妇人们七嘴八舌的,但仍是没一个人对瘦弱少年说些什么。

    “哑巴哥哥,你是要出去抓鱼吗?我可喜欢小鱼了,抓到鱼了能不能给我一条呀?”,嬉戏打闹中一个胖乎乎的小丫头仰着头站在瘦弱少年旁边。

    没等董难言有所表示,长凳上的一名少妇猛然起身,有些惊慌失措,“浅浅,平时怎么教你的!快过来!”

    看着旁边泫然欲泣的小女孩被母亲训斥回去,夜色下,只见董难言歉意的笑了笑,向着长凳方向点头,表达歉意,接着转身大步向镇外走去。

    起身的妇人看着少年这幅举动有些于心不忍,但再三犹豫下,仍是没有张开口。

    少妇暗叹一声,不是她心肠硬,而是这无父无母的小哑巴,实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