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妄想的和平

    第412章 妄想的和平 (第2/3页)

宋家当代的翘楚。

    帝国政界常说的“北唐南宋”,当中的“北唐”说的是唐家,而“南宋”说的就是这个宋家。

    虽然论“业绩”,要比唐家差一些,迄今就只诞生过两位首辅,还都很“短命”,但是宋家的影响力却不在唐家之下。

    关键就是,唐家倾向于内政,而宋家擅长外交。

    宪改之后,外交大臣有三分之二来自宋家,或者跟宋家有关。

    正是如此,在绝大部分时候,特别是在唐家势力鼎盛的时候,往往由内阁首辅大臣兼管外交。

    在大战爆发前,外交大臣的宝座闲置了十多年。

    此外,主要的外交官员,特别是驻外大使大部分是宋家的人。

    在组建战时内阁的时候,为了团结所有能够团结的力量,也是为了跟宋家和解,宣告帝国进入到最关键的时刻,薛远征才主动邀请宋教文担任外交大臣,主要工作就是跟盟友进行交往。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薛远征不信任宋教文。

    即便提名由宋教文担任外交大臣,薛远征依然紧紧抓着外交部的大权,比如跟战争有关的外交活动都得由首辅批准。

    跋窟密谈也是由薛远征专断,跟宋教文扯不上关系。

    此外,还有几个内阁大臣的职务交给了在野党。

    关键就在这里。

    如果薛远征被赶出首辅官邸,那就意味着,在论议两院占多数的执政党遭到了质疑。因为现在是战争时期,不可能提前举行大选,所以按不成文的规矩,应该由最大的在野党,推举看守内阁的首辅。

    最有资格担任看守内阁首辅的就是宋教文。

    让宋教文出面组阁?

    想到这里,连白止战都不禁叹了口气!

    虽然宋教文不是“投降派”,但是人人都知道,他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绥靖派”。

    一直以来,宋教文都在鼓吹保持和平的重要性,并由此提出,哪怕牺牲部分利益也非常值得。

    当然,不是宋教文本人,而是以宋家为首的“外交系”。

    在上次大战后,主张跟骆沙联邦和解的其实是宋家。

    此外,当时逼迫薛远征从陆军退役的也是宋家,即宋家要当时的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