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山海路 第七章:一路向北

    慢慢山海路 第七章:一路向北 (第2/3页)

先生沉默了一会,懒洋洋道:“那个姓吴的是个可造之才,心中藏有大气象,很久没有看过资质那么好的年轻人了。那个姓韩的虽然差了点,但是一身的剑意还不错。两个人如果上山修行,姓韩的比姓吴的强点,如果走武学这条路,姓吴的强点。总之各有所长,这两个人心都不坏,我也是为了你结个善缘,为了你以后行走江湖多几个朋友。”

    朱小魁瘪瘪嘴,“江湖这么危险,我都灵动境了,你都不让我去,他们才刚刚开穴,就能保证他们不死了?”

    朱先生睁开眼睛,“谁说他们刚刚开穴了?”

    “你啊,你们在后院谈话我在前屋都听到了。”

    朱先生坐了起来,喝了一口刚刚朱小魁泡来的浓茶,“那是说给他们听得,特别是哪个姓吴的,稍加指教,便是可以合脉为海,似乎化罡也不会远了。”

    朱小魁眨了眨眼,叹了口气,“怪不得,上次黄三多输的那么彻底,他用的可是阴兵符,虽然品阶不高,对付两个低端武夫那是绰绰有余的。对了,爷爷,你看过他们的兵器了吗?”

    朱先生点点头,“看过了,那把枪不是凡物,是山上的东西,但被隐蔽了气象。那把剑我认得,是个野修的成名之物。”

    朱小魁问道:“爷爷破不了隐蔽的手段?”

    朱先生道:“用点手段当然可以,可是我为什么要去破?再说,现在他境界太低,万一被人看出来,杀人夺宝,岂不是害了他。”

    “爷爷,我想出去。”

    “去哪?”

    “闯荡江湖!”

    “一边待着去!”

    ……

    傍晚时分,两人拉着采购而来的东西回家,期间,韩东来非要去一趟衙门,果然,大门敞开,在里面办事的百姓很多,基本上都由那个文书主持,两人会心一笑,看来千方镇是真的变了模样。回到了家,依旧是冬梅做饭,一家人吃完了饭,老夫人拿出了这几天紧赶慢赶做出来的千层底布鞋非要两人试试合不合脚,两人只好脱鞋试鞋。不过韩东来的那双实在是小了,但也是笑哈哈的收了起来,吴修的这双正合脚,穿上去很舒服。

    明天吴修就要离开,所以就包在了牛皮包裹里。

    院子里吴修和韩东来一起搬来了石板做了一个小桌子,用泥巴做了四个小凳子,四人就坐在院子里赏月,吃着韩东来卖的点心,喝着千方镇寻常百姓人家都喝的起的茶水,先苦后甜,很有一番滋味。今天月圆,夜光如水,黄冬梅穿着韩东来买来的新衣服,碎花的裙子,很美。

    走之前,吴修有些话要说。

    吴修开门见山道:“老夫人,我明天就走了,有些话想说。”

    老夫人似乎早就料到,“说罢。”

    “其实主要是关于冬梅的婚事,我想,如果冬梅愿意嫁给韩东来,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吧?”

    冬梅有些羞涩,微微低下了头,面色微红。

    更加好看了。

    韩东来有些紧张,两眼放光,似乎等这一刻很久了。

    但毕竟事情还是要老夫人同意,所以两人都没有说话。

    老夫人道:“我老了,有些事情还是冬梅自己做主吧,但是有些话要说清楚,我黄家就这一个独苗,无论是谁都不能欺负我家冬梅,更不能嫌弃她,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我黄家无后,以后生的孩子有一个要姓黄。”

    吴修看向韩东来,韩东来点点头,他道:“老夫人这个你放心吧,我也是这么合计的。”

    吴修看向冬梅,笑道:“那冬梅呢?你是什么意思?如果你还是有些担心,我今天就可以跟韩东来约法三章,以后他要是违约,我就给你做主。”

    冬梅挽了挽落在鬓角的秀发,轻声道:“我只担心奶奶,别的,别的就没有什么了。”

    吴修朝韩东来耸了耸肩,示意韩东来说话。

    韩东来平日说话挺利索,今天倒是支支吾吾的不成章句,“我,我,我都听大哥的,听老夫人和冬梅的,留在黄家村也可以,去我寒山郡也行,不过每年清明节都要回来一趟,给老四,不黄四哥,不不,给爹爹扫扫墓。”

    爹爹两字的声音极小。吴修都有些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辈分真够乱的。

    吴修点点头,转头问老夫人,“老夫人,你的意思呢?”

    老夫人点点头,“我就留在这里,你们两个出去闯你们的,有时间回来看看我就行。”

    “不,我绝不离开奶奶。”冬梅急道。

    韩东来又道:“我都听冬梅的。”

    老夫人叹了口气,“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你跟我这个老婆子待在黄家做什么,跟你丈夫回韩家,好好过日子。”

    冬梅道:“不,奶奶如果不跟我走,或者撵我走,我宁死都不嫁。”

    这就有些难办了。

    不过韩东来道:“老夫人,冬梅,先别着急。这样,我们都不离开,就在这里陪着老夫人,住一起也好,在旁边再盖房子也好,总之不会离开老夫人太远。”

    老夫人问道:“我听说你要回家重拾家业,重振你们韩家,那些都不做了?”

    韩东来道:“做,肯定做。不过眼下要以老夫人为主。”

    冬梅也点头道:“奶奶,你把我养大,我绝不会离开你。”

    老夫人叹了口气,“大男儿没点抱负可不行。有些事说做就要做,不能拖。”

    这就真难办了。

    四人沉默,吴修也没有万全之策,必须要等一个人退一步才好。

    老夫人又是叹了口气,“好吧,我也老了,趁着能动也想出去走走,我与你们回寒山郡,但是一定要答应我,以后每年都要回来小住几天。”

    韩东来咧嘴笑道:“这个当然了,即使您不来,我们也会回来的。”

    冬梅微微底下头去,不再说话。

    事情终究是个好结果。

    吴修问:“选个什么日子办事?”

    冬梅就道:“吴大哥,我希望我们成婚那天你能在场,我们等你。”

    韩东来有些着急,“老大要去很远的地方,一时半会也回不来啊。”

    吴修思量道:“这样,事情顺利的话六月过后我就开始返程,七月基本能到寒山郡,七月末如果我不能到那就说明我到不了了,或者是…总之,你们八月初半婚礼吧。”

    韩东来点点头,“也好。我们还要在黄家村住一段时日,等天气暖和再出发回寒山郡,回到寒山郡还要购买房屋,置办一些东西。八月份刚好能忙完。”

    四人都附议。

    夜已深,总算是解决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这天夜晚,吴修睡的深沉。

    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吴修便听到院子里叮当噗呲的响声,原来是老夫人和冬梅正在做一种当地人才会做的烙饼,这种饼很薄,很硬,耐储存,两人忙的不亦乐乎,总之,一整袋白面做出的饼就那样晾着,等彻底凉了之后便会包起来。吃过了丰盛的早饭,在大家的千叮咛万嘱咐的言语中吴修牵着马,走出了院子,韩东来坚持要送,于是两骑并肩而行。

    一路沉默,仿佛都有些提不起精神,更不想说话。

    一切尽在不言。

    走了几里路后,韩东来终于忍不住了,到了那处和黄三多打架的地方,他说道:“老大,你一直没告诉我你此次要去做的事情,所以我就不问,但是,我知道是个很危险的事情。”

    吴修点点头,“好好对待老夫人和冬梅,如果我回不来了,我们兄弟五人就剩下你了,好好活下去。”

    韩东来眼睛泛红,问道:“老大,不去不行吗?”

    吴修摇摇头,“不行,你知道的,这就跟战场杀敌一样,你不可能拒绝,再说,我既然知道了这个任务,也答应了这个任务,就要去做到,做不到可能就会死。”

    韩东来叹了口气,“老大,你一定要来喝我的喜酒。”

    吴修重重的拍了拍韩东来的肩膀头,“只要不死,我一定来!”

    “老大,一路保重。”

    “好。”

    “再见。”

    “再见。”

    “抱一下吧。”

    “……好吧。”

    …………

    一人一骑。

    一路向北。

    一边看山看水,一边观人观物,顺便闯荡一下江湖,虽然只是半个江湖人。

    官道,马上。

    吴修想起那天朱先生说的武学境界,炼体,龙息,开穴,合脉,化罡,意动,无双,化境还有归真和神相,虽然小时候便都了解一二,但都只是皮毛。自己的身上的刀疤虽然并不好看,但好歹在战场上熬出了一身坚韧的体魄,在一些生死厮杀中学到的呼吸之法,似乎就是龙息境。不过对于开穴,他只知道人的躯体有奇经八脉,具体如何便不知道了,也不会开拓这些穴道的方法。看来有时间、有机会还是要找个江湖宗师讨教一番。

    一人一马,缓缓行走于官道之上,经过了洛城吴修也无心下马,只是远远的看到了那个高高的城墙,城墙之上彩旗飘舞,大门之外行人络绎不绝,看规模是要比经过的几个郡城要大太多太多,只是不知道跟北边那个国都许都相比怎么样。吴修调转马头,走入几条岔路中的一条,也属于官道,他怀中有从千方镇购买来的大魏堪舆图,是绝对新的无疑了,因为邙山以西的大宋国土也画在了其内,足足的花了他十两银子,没想到一张堪舆图就能够让小户人家吃半个月的白面馒头,还真是贵的离谱。不过,这些堪舆图都是卖给那些一掷千金的江湖豪客和那些商家,普通老百姓拿着这个只能是回家糊墙。吴修摊开羊皮制成的大魏堪舆图,数了数自己走过的地方,从邙山脚下的魏营出发,一直往大魏西边走,第一个停留的地方在运水郡,在运水郡的风华楼喝了花酒,还帮了那个红倌儿写了一封给文若的书信,在出城之际碰到了一场似是计划的刺杀,那个姓陈的年轻将军为了救那个叫灵儿的美丽姑娘用胸膛接下那个叫唐三笑的暗器,那个韦姓长袍老者好像功夫不弱,还有那个樵夫和村姑模样的刀客。在新月郡外碰到了何健诚和二龙山黑风寨的一众绿林好汉,那个黑风寨的寨主刘大龙,虽然功夫低,但为人豪爽,以后有时间要跟他喝酒,还有那个化成人形的狐妖张小莲,应该就属于四道中的妖道修士了,她为了爱情和何健诚闹的有点不愉快,不过最终都解决了,何家也重回了正轨,不知道此时的何健诚,是否已经化解了心中的怨恨。在那个静谧清新的清风镇送走了曹家母亲,认识了那个气宇轩昂如谪仙人一般的读书人曹家瑞,他的理想是中得三甲头名,要做个好官。在千方镇黄家村给黄二办了葬礼,给黄家的房子上上下下都修葺了一遍,跟一个叫黄三多的鬼道修士打了架,还杀了镇吏,还给了千方镇一个太平,认识了鬼道宗师朱先生和他那个朝气蓬勃总是喜欢咧嘴而笑的孙子朱小魁,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冬梅的婚事,死去的黄二应该可以瞑目了吧。

    希望一切都好吧。

    这一路吴修并不想停留,只想赶路。反正马上有黄家老夫人和已经算是半个弟媳的黄冬梅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