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山海路 第十五章:屠龙之争

    慢慢山海路 第十五章:屠龙之争 (第3/3页)

    “这段时间没见,我发现你是长回去了十岁。”

    “你……哎……睡了睡了!”

    将近五月,林中便多了些飞鸟,天蒙蒙亮就开始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吴修起的早,在鸟儿的歌唱之下开始打拳,一种瞎琢磨的拳路,随心所欲,劲由心发,出拳轻柔,收拳缓慢,吴修觉得这样,才能静心,每每一套下来,总感觉神清气爽,体内各穴道之间的气机运转也快了几分。朱小魁睡觉有轻微匀称的鼾声,而且喜欢说梦话,吴修又是个睡觉比较轻的人,一点轻微的小动静就会让他睁开眼睛,这跟多年的军旅生涯有很大关系,所以昨晚吴修烦的要死,又无可奈何。

    天已大亮,朱小魁翻身来了个趴地势,继续睡着,没有醒的意思,吴修啃着干饼,扭过身去,眼不见心不烦。等吴修吃完了饼,朱小魁好像是觉得趴着憋气,把自己给憋醒了,翻过身,伸了个懒腰,睡意惺忪道:“我昨天做了个梦,你猜我梦到什么?”

    吴修没好气道:“女人。”

    朱小魁转过头盯着吴修,惊到:“你怎么知道?”说着,他就觉得不对劲,总感觉某处湿哒哒的,然后他就猛然起身,捧着自己的裤裆,脸红的就像烧红的屁股。

    远处的先皇车队在做早饭,虽然不再是皇帝,但是多年养尊处优的风格倒是没变,那些魏王赐予的奴仆又或者是对先皇忠心耿耿的阉人们忙碌着在帐篷门口生火做饭,似乎是很丰盛的早饭。山谷之中,顿时炊烟袅袅,吴修和朱小魁在山腰的密林处,静静的看着。朱小魁道:“我的观潮之法只能看到有五个山下武夫,山上修士倒是没看见。”

    吴修问道:“能看出境界吗?”

    朱小魁道:“我爷爷曾说习武的不能拿境界说事,就是高出你两境的,你未必打不过。低出你两个境界的,你未必打的过。不过,看上去好像都比你高,不过我爷爷曾说你有大气象,观潮之法看上去比别人要低一些。”

    吴修好奇问道:“什么是大气象?”

    朱小魁摇摇头,“我只略知一二,说不详细,只听爷爷打了个比方。他说,天上有天上的气象,观气象可知阴晴,人有人的气象格局,能吃下多少,心中是否可以填山纳海,从人的过往和心中所想所忧就能看出一二,我爷爷说你是个好人,便会有好报,说你在军中打磨出来的底子就像一座很深的洞窟,暂时填不满,以后也很难填,这个我也不太懂。这跟某些武学大宗师或者山上宗门收弟子,以观骨摸骨之法看别人根骨清奇不一样。不能说有大气象大格局的人就一定会比那些所谓根骨清奇的天才走的更远更高,爷爷说,拥有大气象的人也许走的慢,但是更稳,修心修的更好。就比如我,我就是两者合一,既拥有大气象又是天才,所以,我觉得还是魁修组合更好。”

    吴修无奈摇头道:“你知道苍山门吗?有个叫陈定都的你知道吗?”

    朱小魁点头道:“听爷爷说过,大魏五大山上门派之一,陈定都是宗主大弟子,算是大魏百年难遇的天才。不过跟我比,差点。我是千年的。”

    吴修随口道:“千年王八。”

    朱小魁也跟着道:“万年龟…你才是千年王八!”

    “……”

    吴修忽然问道:“跟我说说你们山上修行怎么修?”

    朱小魁道:“刚开始跟你们差不多,第一步就是固体培元,稳固根本,温养元神,两种法子,死练和喝药,不过二者合一最好。第二步,去伪存真,吐纳天气灵气,祛除体内杂质,使自己成为无瑕之体。第三步比较修心,叫知行境,先知后行还是先行后知,知是什么,行该如何做,最近几百年都开始知行合一了,这一步是分水岭,往后各道门之间就不太一样了。第四步,灵动境,媒介都是天地灵气,就是用的法子不太一样,鬼道便是吐纳天地灵气,以魂为引,化为魂力,聚魂为鬼,所以魂魄这个东西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第五部,神游境,便是元神到一定程度,可以出窍神游天地,主动接纳天地灵气的洗礼和淬炼,这一步开始便成了真正的修道中人。”

    “打个比方,修道就像你在体内种了一棵树,开始是栽种,修剪没有必要的枝丫使得它以后结的果子更加饱满,接着开始浇水,换一些肥沃的土壤,然后是嫁接,看你想吃什么样的果子,神游境开始便是开花结果了,开始反哺自身,可以习得一些大功法大神通。”

    “第六步,是问心境,修心容易,问心难,问心亦无心,无心亦有心,心心原同道。到了这一步的修士,都可以算的上在修行一路中有得有失的人。这一步开始强调自我,修的都是前人的道,习得都是前人的功法,为什么不问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自己能创造什么。第七步,道海境,便是成了真正的海中鱼,可以畅游天地,道即我,我即道,有那言出法随的大能。第八步,无涯境,那是真正的大成了,传说与天同寿,可以去传说中的天外天,去做那真正的神仙。”

    “第九境和第十境都是传说中的境界,就连第八境也没听说有人修得,第九境叫如意境,如意如意,万事如意,可想而知是如何了得。第十境,天人境,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许是那真正的天上人了吧。我们修道之人,境界划分比较清楚明了,境界和境界之间,云泥之别,只是说谁的境界更加夯实罢了,不像你们武道杂乱无章。”

    吴修听得怔怔出神,叹道:“听上去修道比练武有意思多了。”

    朱小魁点点头,“是的,从长远来开,修道的人可以活的更加长久,走的也更远些。想转行的话?可以考虑拜我为师。”

    吴修却摇摇头,“暂时还是练武吧。”

    山谷那边,人们终于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了。几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的时候东边的太阳也已经悄然升起,以这个速度别说是两个月了,三个月也未必到得了凤山郡。吴修继续在后方跟随,不过这次他不是一个人,朱小魁就像鬼魂一样被黑雾托着飘起,不紧不慢的跟着吴修,一会上一会下,乐此不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