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山海路 第二十五章:韩东来的婚期

    慢慢山海路 第二十五章:韩东来的婚期 (第2/3页)

口气,一把将那个金疙瘩扔出了家门,正好砸到了正在进院的万象身上。

    万象捡起金疙瘩,笑了起来,“有段时间没见,都变的这么有钱了?”

    陈四风一脸的不可思议,站起身,惊道:“你怎么来了?大征呢?”

    万象一脸笑意的摊开手臂,像是等着陈四风上前拥抱自己。

    陈四风气不打一处来,骂了一声,喊道:“大征呢!”

    万象看向张雪娥,切切实实看出了张雪娥脸上的紧张神色,便不再嬉笑,放下手臂问道:“怎么了?”

    张雪娥把事情说了一遍。

    万象又开始笑了,然后示意站在院外的阿兰进院子,“就是那个拿着酒葫芦的人啊?你们放心吧,大征和方小雯都去了别处,别说是他,就是连我也找不到。”

    陈四风急忙问道:“去了哪里?”

    “大山里,北边的某一个山谷,具体在哪我也不知道。”万象道。

    “山里不会有危险吗?”陈四风又问道。

    “大征执意要去,我也没办法,那个地方是某一个高人的地方,所以如果大征能安稳的待在哪里,就不会有危险。”

    陈四风还想问什么,万象举起手,“不欢迎我们啊?”

    陈四风这才让万象进屋,问道:“四道呢?”

    “跟大征跑了。”万象笑嘻嘻道。

    陈四风倒也不担心,有大征护着四道,他放心。于是,他便问了一些细枝末节,万象说的详细,陈四风也就安心下来。万象这次来,是准备回天水围定居的,以后要是回瑶寨,也是类似于阿兰走娘家一样。

    没有什么事情比回家更美好,所以今晚对于万象来说,又是个不眠夜。如今刘三千已经娶了媳妇,准备去镇上做个教书先生,陈四风的孩子都可以打架了,万象回到天水围当然还有一件事,那就是赶紧让阿兰怀孕。除了他们,剩下的几个不在天水围的儿时伙伴也都成了家,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所以陈四风不由得就有些替吴修担心,担心吴修娶不到媳妇,整天跑东跑西有什么意思嘛!不如老婆孩子热炕头来的实在!

    天水围的日子,一如既往地平平淡淡,一日三餐,四季轮转,人们好像永远都在忙碌,又好像永远都忙不完,就是在这种重复的忙碌生活中,住在天水围的人们懂得了什么是幸福。

    平淡而充实的生活,才是最大的幸福。

    ……

    还有三天,就可以到达寒山郡。大魏西南部郡城很多,但最让大魏人熟知的,便是西南重镇寒山郡。寒山郡的玉石,天下闻名,玉石所做的挂件,摆件,或者是手把件早就成了大魏官宦人家家里或者身上必备的物件,就是平常老百姓,也以有个寒山玉挂件为荣,不觉间已然成了潮流。

    陈四道靠在吴修的怀里昏昏欲睡,天色渐暗,吴修看了下堪舆图,往前走三十里就是一个小镇。吴修快马加鞭,这段时间,也着实是把马儿累着了,瘦了不少,不过速度倒是一点也没有降下来。快到了小镇,陈四道也清醒过来,她是着实佩服师傅的好精神,可以连续三天都不合眼,昨天晚上在野外露宿,她睡的香甜,师傅他就一个人打拳,足足打了一夜。

    陈四道仰头看了眼认真骑马的师傅,然后百无聊奈。

    吴修目视前方问道:“饿了?”

    “没有,我在想,你为什么可以这么久不用睡觉。”陈四道说道。

    “习武之人,打坐静心,沉浸于自己的心神当中,便可以当做睡觉,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已经习惯了,自然不觉得累。”吴修道。

    陈四道说道:“要不今晚我们就在外面休息吧,不去镇上了。”

    吴修吸了吸鼻子,故意嫌弃道:“你都四天没洗澡了,你闻闻你身上是什么味儿。”

    陈四道无动于衷,但是明显不太开心,耷拉着脸,然后偷偷的,快速的,闻了闻自己的腋下,吐了吐舌头,“我为什么不能随便在野外洗澡?”

    虽然陈四道还是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但是吴修依旧规定她不能随意在野外洗浴,除非特殊情况,比如那天陈四道开穴后,不得不洗澡的情况。陈四道问为什么,她说天热的时候,在天水围,所有的小孩不都是在天水河里洗的澡,一到夏天恨不天天泡在河里呢。吴修当时就给她了一个板栗,说道:“小姑娘就要有个小姑娘的样子,你喜欢一个人翻山越岭,到处疯玩我不管,但是这件事不一样,因为小姑娘将来就要长成大姑娘,养成了不害臊的习惯可不好。”

    陈四道当时反驳道:“等我长大了,我也不会随随便便在野外洗澡啊,我又不是傻子!”

    吴修又给了陈四道一个板栗,“这件事没商量,你快十岁了,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

    陈四道只好闷闷不乐的点头,“好吧。”

    进入寒山郡已经是六天后,吴修算着时间,从山谷出发是七月十八,路上一共花了十三天,今天便是八月初二。一路风尘仆仆,总担心着韩东来将自己的婚期定在八月初一。

    韩家,一打听,寒山郡的出名韩家有七八家,找了几家,都不是,不愿去官府的吴修也只好去官府问询,一问得知,韩东来回来后买下了自己的祖宅,就在沂水街。吴修连连道谢后急忙赶往沂水街,顺着沂水街走了大概二三里,就看到了一座古香古色的大宅子,匾上写着韩宅二字,很明显是翻新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