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五十章 盟友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三卷 第五十章 盟友 (第1/3页)

    冯保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太监,因为他读过很多书,在内宫学堂里面,他的勤奋好学那是出了名的,每次考核他都是第一,所以,他年纪轻轻便博得了大太监黄锦的赏识,博了个管事太监的职位。

    说起这内宫学堂,还得追溯到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年间。

    原本明初二祖是严禁太监读书识字的,因为太监干政会引起亡国之祸,这在很多朝代都是验证了的,所以,朱元璋和朱棣都严禁太监读书识字,怕的就是太监干政。

    明仁宗朱高炽很好的贯彻了朱元璋和朱棣的思想,对太监管制的也比较严格,但是,到了明宣宗朱瞻基对太监的态度却变了,或许是大明承平日久,他没了警惕之心,又或者他觉得应该把太监培养起来跟文官抗衡,这样才有利于大明的长治久安。

    于是乎,他便开设了内宫学堂,专门教习太监读书识字,这也为后面的太监乱政埋下了伏笔。

    果然,明宣宗去世以后,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大太监王振便开始大肆揽权,干预朝政,结果导致土木堡之变,大明差点因此亡国。

    当然,凡事无绝对,不能说太监读了书就一定会干坏事,有的太监读了书也不一定会干坏事,甚至,有的太监读了书之后还会生出如同文人那般治国兴邦的想法。

    冯保就是这样一个太监,书读多了,他竟然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文人,脑子里也有了治国兴邦的想法。

    不过,治国兴邦不光是有想法就行了,还得有权力,不然那就是空想。

    这或许就是文人相轻的原因,因为很多文人都认为自己才是最厉害的,国家只有在自己的治理之下才会兴盛。

    张璁是这么想的,夏言是这么想的,杨聪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文官之间才会争斗不休,当然,也有的人纯粹就是为了一己之私,争权夺利,比如严嵩就是如此。

    冯保也有夺权的想法,不过,他的敌人并不是朝中的文臣,而是宫里的太监,因为再怎么滴他一个太监也不可能当上内阁首辅,从而掌控整个朝堂。

    他最多也就能掌控司礼监,然后通过皇帝,获得批红的权力,从而左右朝廷的决策,至于决策的执行,还得靠朝中的文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