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流血,请自嗣同始

    第三十一章 流血,请自嗣同始 (第3/3页)

感慨。

    世纪初的时候,民国初建,国内百废待兴,各种思潮也在不断地传播与宣讲。大学生群体接触到最新的思想,也是站在潮头的一拨人。

    当时国家疲弱,民国建立之后,也未能有所起色,北洋军阀与南方革命者对峙,各地督军闹独立,国外势力借机侵夺,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时候许多青年都投身于学生运动,斗争抗议以求救国。

    钱校长很不喜欢这样。

    他一次又一次在学校集会上宣布禁令,要求博因大学的学生不要参与政治,专心学习,口气一次比一次严厉,措施也更加严格。

    甚至他还开除了两个积极分子——也是他心爱的学生,但国家如此受难,青年岂能坐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再严格的纪律,也无法阻挡年轻人的热情与勇气。

    齐中敏就是钱校长特别头疼的一个学生。

    他机智、勇敢,充满热情,又懂得斗争方法。

    钱校长找他谈过好几次,可齐中敏总是能用巧妙的方法遮掩过去,不起正面冲突,校长也拿他没办法。

    然后他利用学校广播台,向同学们发表演讲。钱校长几次三番阻止,却找不到合适的校规可以阻止。

    当时局势紧张,学生们也暗中策划组织,想要带动全上海的学生举行一次大游行——这个消息被钱校长提前得知,他慌了手脚,知道源头一定是齐中敏,就去当面劝阻,苦口婆心地劝了许久,齐中敏却不为所动。

    “从那个时候开始,你就起了杀机。”

    周尔雅将校史资料和齐中敏的档案连接到一起,一口气说完,看着钱校长。

    钱校长的表情很精彩,重温一遍这想要埋葬的一段历史,他的手已经握紧。

    “你想杀了这个学生,这样才能一了百了,才能让别的学生安心念书。”

    这个想法或许很可笑,但从钱校长脸上痛苦的表情来看,很有可能是真实的。

    韩虞已经目瞪口呆。

    像他这样正直的人,无法理解这种动机?

    韩虞胡乱猜想,那个打死齐中敏的枪手,是校长找来的?但又怎么都觉得说不通,事情很古怪啊!

    周尔雅之后的分析和推演,解决了韩虞的疑问。

    “但是你没有直接杀人的想法,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文化人,你当然做不出这样的事。你深思熟虑,希望齐中敏能够死于意外。”

    “他每天晚上,都回去广播台播音……”

    原来是这样!

    韩虞惊呼一声,恍然大悟:“钱校长故意把广播台门口的楼梯重新修筑,搞得七歪八扭,黑暗中极易跌落——而对面又是一道尖利的栅栏,这是一个杀人机关!”

    他毛骨悚然,从来没有把思路往这个方向去想。

    ——什么样的学校才能做得出这样的事?

    钱校长把头埋在胸口,双手插在白发里,羞愧让他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你说的没错。”

    周尔雅对韩虞点点头表示赞许:“这就是个杀人陷阱,或许一次两次,齐中敏能够逃过一劫,但只要一次意外,只要黑夜中的小小疏忽,就能要他的命。”

    无论谁走那条楼梯,都会觉得特别别扭,如果哪一天洒上了点水湿滑或者其他因素,很容易就会摔倒,而那个倾斜度,加上无法抓握的扶梯护栏,根本无法止住,几乎、一定会直落楼下。

    楼下,就是那如同怪兽牙齿的尖利栅栏!

    齐中敏,本来应该要死于意外的。

    只是不知道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在他出事之前,遇到了一场情杀。

    对于钱校长来说,肯定是松了口气,至少……他逃脱了良心的谴责。

    “所以说,那不是一个楼梯,而是谋杀案的凶器?”

    韩虞昨天隐隐约约的猜到了——在周尔雅调查二十年前的死亡和让他测量楼梯时,他不是没往这个方向想过,但怎么都觉得太荒谬,没想到周尔雅竟然真的以此来质问钱校长。

    而钱校长的态度,更令人心寒。

    他一直静静地坐在椅子上,耐心听着周尔雅的推测,没有一句反驳。

    甚至,钱校长的脸上也时常浮现痛苦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