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身屡屡陷困境

    孤身屡屡陷困境 (第2/3页)

道闪电惊醒,立马坐了起来,马上要下雨了,凌潺本就对这雷有阴影,本想躲在被子里,可是想着陆景行还在外面,这样的天气将他关在外面着实不妥,便大着胆子去开了门,刚踏出一步,天际就响起一声闷雷,只是这一次她做好了准备,用手早已握住双耳,虽仍然听得见雷声,但声音减小了很多。

    凌潺战战兢兢的走了几步,对屋顶上说道:“要下雨了,你进屋吧,特殊情况,不必太拘泥于小节。将你关在外面淋雨,我多少会有负罪感。”刚说完便又是一道闪电撕破黑夜,银白的光射入她的眼睛,她内心的恐惧油然而生。那一幕又生生浮于她的脑海之中,那种无助,那种绝望,还有那种对她母亲的埋怨交织,当时的她甚至觉得她母亲冷血,可是后来当她踏入商界那天,她才知,如果不冷血,该何以生存。

    陆景行也不是扭捏之人,在第二道雷声响起之前随凌潺进了屋。

    凌潺关闭了床前的窗户,这样虽可阻止狂风的造访,但阻止不了雷电的侵入。

    在陆景行面前,凌潺尽量保持着镇定,凌潺不想被陆景行看出她这样的死穴来,可还是没能逃过陆景行的眼睛:“你害怕雷声?”

    凌潺强忍着,说道:“雷声有何可怕,你可否转过身去,我困了,我的睡相不雅,不想被你看到。”

    陆景行没说什么,便转过身去,凌潺松了一口气,依然用手捂着耳朵,低头尽可能避开闪电的光芒。熬过了雷电,接着便是大雨击打万物时密密麻麻的急促声,她内心的恐惧渐渐消失,最后趴在床沿睡了过去。

    凌潺第二日醒来,被褥覆于身上,而她也不再趴于床沿,如果不是屋外小雨绵绵,凌潺定会觉得昨晚是梦境一场,人醒梦便散。

    雨幕中,仿佛变得更加静谧,河水泛着波圈,林中更是朦胧,而陆景行丝毫不受雨幕影响,在雨中挥舞着利剑,动作极快,复杂多变,看得人眼花缭乱,除了这雨声,剩下的便是剑划过空气时留下的剑声。凌潺搞不懂,陆景行为何要在雨里练剑,雨珠滴落在身上难道不难受。

    陆景行见凌潺站在门口呆呆的看着,很快停下了动作:“淋淋雨,心会静,整个人也会更舒适。你也试试。”凌潺对他的话很是怀疑,还是第一次有人说淋雨对身心有益处。可是不知为什么,她竟然听了他的话,缓步走入雨中,也许是看到他在雨中如此的惬意潇洒吧,所以促使她也想尝试一下这种做法。

    进入雨幕,令凌潺不可思议的是,竟真有了陆景行所说的那种感觉,心变得更静。冰凉的细雨落在轻薄的衣中,感受到丝丝凉意,整个人瞬间便得以放松。时至今日,凌潺才知原来淋雨也是一件惬意的事,以前忽略了多少意义非凡的事物她已无法估量。不过现在她却爱上了这雨中漫步,这是一种外在的享受、灵魂的洗礼,惬意的源泉。与陆景行短短几天的相处,他使凌潺体会到的却是一些无比珍贵的东西。

    这雨陪伴了他们好几天,陆景行除了去过两次集市之外,便一直待在木屋,每日凌潺与他相处,渐渐的便习惯了,他们两人平日里少语,各自做着各自的事,互不干涉。

    “明天一早我便要离去,你在这等我,待我事情办完,带你一起去徽州,只需十日。”凌潺听陆景行静静的说完,脑海中突然想到一句诗,便念了出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陆景行抿嘴一笑,那笑容可使人沉醉,问道:“你还会作诗?”

    这首诗乃明朝汤显祖所作,后来的人却因为这句诗而不远万里去黄山寻梦,凌潺惭愧的说:“我哪会作诗,这是我无意间看到的,没有署名。”

    “这诗新颖又巧妙,不似诗经楚辞的风格。”陆景行又说道。

    “你的家在徽州?你想带我去那?”凌潺最终问到了关键处。

    这座始建于秦朝的古都,原名好像并不是徽州,却不曾想,这的人竟然改得与中国历史古名相同,相同的地方,如今连名字都一样,凌潺觉得这是多么奇妙。只是这地方现在是处于中原国、东洹国与南涴国三国交界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