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清净之所难以清净,祸事过后又起祸事

    6、清净之所难以清净,祸事过后又起祸事 (第2/3页)

    一见二位这种表情,玉芝咯咯一乐,接着说:“瞧把二位吓得,说起来,我这师姐的身份来的也忒是玄乎了点儿。这个妙修原本不是出家人,她早先是三轩班的姐儿,俗名叫秀儿,小模样长得顺溜,因而攀上了有钱人。金家窑有个大户名叫冯金汌,人称冯三爷,有个外号叫冯大脑袋。他是三轩班的常客,格外稀罕秀儿,于是暗地里瞒着家里的母夜叉替秀儿赎了身。他本想买个宅院藏着秀儿养外宅,可宅子还没选好,事儿就传到他家那母夜叉的耳朵中。这老娘们儿可不是善茬子,叫上自己的几个娘家哥哥,愣是大白天在侯家后的大街上拦住了冯大脑袋的小轿,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把自己老爷们儿脸上抓的跟大花猫一样。她那几个哥哥还当街砸烂了冯大脑袋的轿子,扬言若依旧亏待自己妹子,下次不砸轿子,砸他狗腿。这下可把冯大脑袋折腾够呛,他打掉牙往肚子里咽,丝毫不敢得罪母夜叉。这母夜叉娘家有财有势,出了好几个官儿,冯大脑袋的买卖还需人家关照,就算再借给他俩胆儿,他也不敢在自家老娘们儿面前‘炸刺儿’。”(炸刺儿,天津话,意指找事、刺头的意思。)

    说着,玉芝又是一乐,显然是看不起这个外号叫冯大脑袋的窝囊废。

    啜口茶,接着说道:“冯大脑袋经历这事之后,不敢再有买外宅的心,可又必须找地方安置秀儿,于是找到小金宝,让她给帮着出出主意。小金宝多会来事儿,骂冯大脑袋光是脑袋大,可里面一半面,一半水,一晃悠就成浆糊。想养小的儿(小的儿,天津俗语,需用儿话韵读,泛指小老婆、小妾、最小的孩子等等)还不容易,何必非要买什么外宅,如今五柳庵正想找人筹点钱再盖几间房,你冯三爷有的是钱,那惠海老尼姑又是个爱财的姑奶奶,你给她把那几间屋盖了,让你的秀儿住在里面,权且做个俗家弟子。到时候你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外人问你干什么去,你就说去礼佛。五柳庵内偷姑子,朝伐夜弄还不是你说了算。”

    这番话说完,赵老四不好意思的傻笑起来,他为人憨厚,一听这风月事儿,还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了。

    徐老秃一看他这副傻样,憨笑两声,说道:“妹子你说你的,我这老兄弟人品实在,你别介意。”

    “嗨,徐二哥说的这是嘛话,老兄弟一看就是实在人,这年头,赛我老兄弟这样的好人,少了!”

    不得不佩服玉芝这些年是真的见了世面,早先的山东口音一点也没了,满口津味儿,说出的话就让人那么爱听,还格外显得有里有面。

    赵老四不笑了,反让二人说的更觉得不好意思了,他起身把徐老秃的旱烟袋拿过来,自己装满烟锅,点火抽了起来。两眼时不时看看玉芝,意思是让她往下接着说。

    玉芝接着说道:“冯大脑袋真听话,立马找到惠海老尼姑,给庵里盖了新屋,秀儿住了进去,拜了惠海为师,取了个法名叫妙修。这下冯大脑袋算是心满意足了,原先是三轩班的常客,摇身一变成了五柳庵的常客。惠海老尼姑睁一眼闭一眼假装看不见,还叮嘱几个徒弟把嘴巴闭严了,别往外面嚼舌根子。她那几个徒弟也不是嘛好鸟,其中有个叫妙香的,仗着有几分小模样,自个儿靠上了冯大脑袋。冯大脑袋巴不得这好事上门,原先五柳庵就妙修一个相好,这下可好,一个变俩。妙修倒也大度,从不为此吃醋,还跟妙香成了姐们儿。自打秀儿成了妙修,小金宝没事也往五柳庵跑,每次都拽上我陪着,她尤其信神信鬼,别看为人不咋地,可对佛爷倒是虔诚的很。秀儿早年在班子的时候,管她叫妈妈,如今还照样这么喊。我呢,则成了她的二姨。可没多久,我这辈儿降了一级,从二姨变成了她的师姐。惠海老尼姑有天看到我,说我有慧根,与佛有缘,想收个记名弟子。我倒也没嘛意见,就这样,我拜了惠海为师,她给我起名叫妙玉,跟妙修她们一个辈儿。于是乎,我就成了她师姐。不过她有规矩,从不这么称呼我,多会儿都喊我二姨。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