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避邪祸把高人来寻,一席话吓坏梦中人

    10、避邪祸把高人来寻,一席话吓坏梦中人 (第2/3页)

,十里八村,一提石奶奶大名,简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至于石奶奶道行有多高,他没亲眼见过,但听当地人说过,石奶奶最能对付黄家门儿,谁若被黄鼠狼子迷上或附上,只要找到她老人家,管保手到擒来。如今在五柳庵跟三轩班作孽害人的正是黄家门儿,请她老人家到津门走一趟,这事八成就能了结。

    请高人这事儿,本应该自己亲自前往,但玉芝这几天心火大,身子不那么舒坦,从天津卫到三河,一路颠簸,恐怕自己身子骨受不了。加之三轩班不能没了管事人,于是便吩咐车把势和瞎老豁两个人替自己办这趟差事。

    她千叮咛万嘱咐,两人快去快回,不要做无谓耽搁。见到石奶奶多说“拜年话”(奉承话),磕头作揖把人务必请来。差事办的妥当,重重有赏,差事办砸了,自己卷铺盖卷儿滚蛋。临行之前,玉芝事先给了他们每人五块银洋,让他们肚子饿了在路上买吃喝。

    好家伙了,出手真阔,五块银洋在那个年月能买两头猪仔了。两人心里跟明镜儿赛的,这是当家的给自己的好处费,俩人敞开肚皮撑死了吃,也花不了一块。看得出,当家的想要快些见到这位石奶奶。于是二人打了包票,就算抬也要把老太太抬到天津卫。

    拜别当家,二人赶车上路。好在天津卫离着三河不算太远,走了整整一天,两位到了三河,找家客店住了一宿,转天起来问着路赶赴李家村。晌午刚过,两人到了李家村,在村口打听石奶奶住哪儿。庄户人家实在,自愿领着二人到了村东头石奶奶家。

    到了之后,二人一瞧,这就是石奶奶家啊?篱笆墙里面是三间土坯房,院落不大,收拾的干净利落,看得出这位石奶奶是个勤快人。

    领他们来到那人隔着篱笆朝里喊话:“石奶奶在屋里不?天津来俩人,指名道姓要见您。我看他俩走路急,八成找您有要紧事儿。我自己个儿做主,给您领门上了。石奶奶,您在家不?”

    话音未落,只见屋门一开,先冒出一句“在家呢,来了,来了”,紧接着,一个小脚老太太从屋里走了出来。二人一看,小老太太干干瘦瘦,穿着系裤腿的粗布衣服,花白的头发打着缵儿,踮着小脚一溜烟就到了篱笆门前。

    这时候二人往老太太脸上观瞧,尽管老人家皱纹堆累,却满脸慈祥,眼角眉梢带着精气神,又不失亲切。只是怎么看怎么不像有道行的高人,怎么看怎么就是一位普通的农家老太太。只道是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也许自己眼拙,不拿高人当神仙。

    边开门老太太边说话:“打天津卫来的啊,那是贵客啊。快些屋里请,庄户人家,屋里寒酸,让二位贵人屈尊了。”

    瞧瞧,人家这话说的,多让人爱听。

    瞎老豁赶忙说话:“老奶奶,您可千万别这么说,这是折我们哥儿俩的寿啊。我们哥儿俩算嘛贵人,在您面前,我们就是小辈,我必须尊您一声老奶奶。”

    说着话,篱笆门已经打开,双方免不了一通客套话。不能让人站在院外说话啊,石奶奶让二人进屋边喝水边说话。车把势谢过那位领路的好心人,把马车拴在门前一颗枣树上后,卸下礼品,跟瞎老豁来回三趟才算搬完。石奶奶也不客气,笑眯眯的看着二人往自己屋里搬东西。

    东西放下之后,双方又是一番客套话。石奶奶让二人坐在炕头歇脚,她烧水泡茶让二人解渴解乏,而后拿个小竹篮抓了一些花生核桃干枣,让二人嚼着玩儿。

    在三轩班他俩是下人,如今人家石奶奶这么忙前忙后招待他俩,让二人反倒不好意思了。两人哪能坐在炕头当大爷,赶忙帮着石奶奶忙活。等茶水沏好,干货摆上后,二人搀着石奶奶坐在炕头,他二人自称晚辈,不敢跟长辈平起平坐,于是找俩小板凳坐下,你一言我一语,把奉承话说了一大通,把老太太给捧到天上去了。

    俩人说着说着,石奶奶一摆手,说道:“二位,您上我这老婆子门上来,不会只为说奉承话来的吧?有事儿,就说事儿,那些奉承话,我实在受不起。只管说吧,您二位到此,究竟为什么事儿?”

    老太太既然这么说了,两人也就进入正题。瞎老豁最会说话,他是三轩班的大茶壶,从早到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把那些三轩班的姐儿和有钱的爷们儿捧得舒坦。他把三轩班发生的事儿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又把从玉芝口中听说的五柳庵的事儿说了一遍。他担心老太太不肯跟自己去天津,于是在说完之后,噗通跪在地上,给石奶奶磕了几个头,说若是老人家不肯动身,他这差事就算办砸了,自己的饭辙也就算砸锅了,家里有老婆孩子加老爹老娘还有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