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乌丝草

    第三十一章 乌丝草 (第2/3页)

京城赶过来的话,估计是来不及的,玉玺放眼前看着,用的时候马上就能拿到。

    珍妃浑身颤抖。她扑上去抱住了皇帝:“皇上别说这样的话。臣妾还等着跟随皇帝回京城,接受匈奴新王的朝拜啊……”

    ***

    此后几日皇帝都歇在靖边城。

    珍妃贴身侍奉他,御医用雪莲吊着命,说是还能支撑些许时候。

    林媛并没趁着机会去和珍妃争。对于她这个东宫之母来说,难道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就能让那一纸诏书上头写上拓跋琪的名字么?时间所剩无几,该做些更要紧的事。

    她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所有的准备都还没有做周全,就要面对最艰难的挑战。

    直到又过了四天,外头瓢泼大雨,七八月份的天气冻得人发抖。北方荒凉地,要么不下雨,一下就是暴雨,四周山上草木稀疏还容易引发泥石流。一个戍守的侍从浑身**地奔进正房里头,朝里头轻声叩门禀道:“圣上,淑妃在外求见。”

    里头传来珍妃压抑的干咳。下雨天冷,珍妃日夜守着皇帝,疲惫之下就着凉了。而病榻上的拓跋弘情况更糟,重病之人需要个温暖舒心的地方静养,偏靖边城这种鬼地方还下起了暴雨。

    拓跋弘刚吃了药,半闭着眼睛打瞌睡,听见淑妃二字眼皮微动。云丹咬咬牙,附身问皇帝见不见。

    拓跋弘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似乎过了漫长的时间,他才轻轻点头。

    林媛在门外等了半晌才等了准许。她低着头迈进里屋,与几日前不同,里头不单是一股子闻着发苦的草药味,所有窗扇上头都挂着厚重帷幔,光芒射进来之后只剩下黯淡的灰色。

    “皇上不能见烈日,更听不得半分吵闹。”云丹细声细气地垂头和林媛说话。林媛点一点头:“本宫不会叨扰皇上的,不过送些东西,很快就走。”

    皇帝召见淑妃,云丹照例不敢入内,放下内室珠帘后垂手老实地站在穿堂里。她心内狐疑,这淑妃林氏早失了体面,皇上防着她,还派了好些心腹整日看押。为何今日却称“本宫”?

    也罢,这种时候,她没心思与淑妃计较。思虑片刻又叫来御前侍从,问他们姚福升何时能到,那大理的红果有没有送来。

    想到此处心里又是绝望,大理的确有些治疗瘴气的药材,但却是没什么奇效的,大理那边的官吏常年为了瘴气发愁,若真有好药何至于此。

    内室林媛走得悄无声息。最初从容镇定,此时却是越走心越沉。面前这个男人是陪伴了她十三年的夫君,是她孩子的父亲,宫廷搏杀皇权交迭中的人不配谈情说爱,但他们所拥有的是另一种代替爱的东西。多年的扶持和陪伴,那是生存的依赖,比热烈的爱还要牢固。

    这么多年,她总以为拓跋弘是个强横的帝王,她用尽一切手段,不过是通过依附于皇帝来得到天下最珍贵的权势和荣华。

    然而她的帝王正在走向腐朽。

    “皇上?”林媛缓慢地走进,她看到床榻上的男人是睁着眼睛的,想是刚睡醒。她将手里的匣子放在小几上头。

    拓跋弘没有说话。很长时间后,林媛的脚都痛了,他伸出手抓住了林媛的手指。

    林媛低下头看他的手。枯瘦,关节肿大。

    他是虚透了的人,这一个动作就耗尽了力气。林媛亦不敢让他多说话,连忙跪下道:“臣妾自知不配得到皇上爱重。后宫中皇后母仪天下,珍妃千娇百媚,相比下来臣妾白般不如。皇上病着,臣妾是个没用的,只是前两日偶然得了一味乌丝草,听闻可以治疗瘴气。”

    说着捧过匣子,从里头捻出几粒小小的黑色药丸。

    拓跋弘干咳了几声:“乌丝草,朕记得,古籍上有云……”

    “是呢,皇上,这是千金难求的东西,百年前在苗疆那一块儿盛产,那时候卖到中原来,不过是和山参一个价,也算不得什么……”林媛拿了药碗,用白水将两粒药丸化开。

    比起千年山参,乌丝草的确算不上珍奇,它是一种解毒药,而且药效用有限,只能解蛇毒和瘴气。

    “不过后来泑泽干涸了,乌丝草竟然再也长不出来,您还记得么,您继位时将宫中仅剩的一勺乌丝草种子赏赐给兰陵王,命令他在白湖培育它。但毫无结果……”林媛絮絮地说着,声色一如在京城后宫中那般温和甜糯:“苗疆等地多生瘴气,没了乌丝草,那些中毒较深的人就救不过来了。”

    直到这种植物随着泑泽一同泯灭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它的珍贵。因为它无可代替,瘴气中毒导致肺出血的人,使用任何药材都无济于事,没有乌丝草就是死路一条。

    她的手指依然扣在拓跋弘手上,看着皇帝没有松开的意思,她也紧紧地握着。

    拓跋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