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十九章 县丞巡县(二)

    第一卷 第四十九章 县丞巡县(二) (第2/3页)

接说道:“第三题,就考诗赋吧,国朝举才当然是以时文为重,然诗赋亦要考较,至于这题目嘛……”

    谢成周抬头正思考中,张家一人插话到:“如今正值春季,所谓仲春令月,时和气清,不若以咏春为题?”

    谢成周闻言瞟了他一眼,脸上不带笑容摇了摇头道:“咏春之诗多不胜数,如今也难有佳句,不妥,且容本官再思。”

    张家开口的这人知道刚才时文考较谢成周很不满意,被他这么一数落,脸色很是尴尬,只好闭嘴不言。

    多不胜数不就是俗套吗,看来这位县丞也是脾气大的,只不过在张家不好发作而已。

    刘锡命心里好笑,却不小心瞥见张明轩如丧考妣的表情,再联想到刚才这人,脑筋一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看来张家提前准备的很充分嘛,哪晓得学堂众人时文考较应答不力,人家谢成周也懒得再给面子了。

    “嗯,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今日便不拘泥于托物赋诗,众人各自阐发胸中抱负即可。”谢成周轻拍桌子严肃地说道。

    堂上众人立刻思索起来,刘锡命看见张明轩又往后躲了躲,心中更是好笑,不过说起诗词歌赋,他自己也不在行,只好也苦苦思索起来。

    等了一炷香的功夫,谢成周见没人主动站出来,便随意点了一个,让他即刻作诗。

    这被点住的少年一脸苦相,硬着头皮吟了一首,谢成周微微摇头,也不说话,只看向下一位。

    哪知道后面上来的几位作的诗词都很一般,张家众人和周良才也是尴尬无比,还好这时轮到了张明阳,张家众人和周良才都知道他是个学习用功的,立刻用希冀的眼神看向他。

    张明阳被他们看得心中一突,不过也不怯场,直接吟诗道:“一袭青衫天地怜,俊才多自书中还。壮志岂成庙堂下,报得君王谈笑间。”

    好,周良才忍不住一拍桌子叫了声,好歹有个能称场面的了,谢成周也微微点头,总算还有个像样的。

    接下来许卫等人也作了几首还算可以的,总算让大家面子上过得去了。

    等到了刘锡命时,他这会儿也是无奈,诗词不光自己不擅长,这具身体原主人也不擅长,本来想直接推辞的,不过看见周良才略带羞臊的表情,心中想起他对自己的另眼相看,轻叹一口气,看来只能做一回窃诗大盗了,不过读书人的事哪里算偷,借鉴,借鉴而已。

    既然要借鉴那就借鉴好的,刘锡命装作思考的样子,将手往身后一背,一边慢慢踱步走出学子行列,一边抬头吟诗道:

    “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好,好诗,好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辈读书人正要有如此舍我其谁之势,方才时文应对也以汝为佳,汝姓甚名谁?且上前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