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名振府县(三)

    第三百零八章 名振府县(三) (第2/3页)

人情往来,刘锡命这才有功夫将大同社的诸位同窗请来。

    如今刘家在府城有这样的声势,一方面固然有刘家自己情报体系的功劳,另一方面却要多亏这大同社在其中鼓吹。

    刘锡命如今作为大同社的社长,他的名声便直接关系到整个大同社的地位,再加上有杜良骥、赵向阳等人帮衬,最近一段时间申请加入大同社的士子又多了二十来人。

    “刘某在此多谢诸位同窗,若非有诸位在,哪里有我之今日。”

    刘家花院里,刘锡命在几颗桂花树下仿照茶话会的形式摆了个口字形的座位布局。

    这会儿乌泱泱地坐了三十多位衣带飘飘的士子,看起来好不儒雅。

    听到刘锡命客套,一众生员纷纷还礼,“那还得是无疆兄胆气过人,敢于亲身上阵怒讨贼寇。”

    “正是,正是”

    一众彩虹屁砸来,刘锡命轻轻一笑顺当接下,“今日请诸位前来,有三件事商议,一则为完善本社制度,提请大家讨论。”

    “来人,将本社制度文书发与众位君子。”

    在一旁服侍的值房小厮赶忙捧着一卷卷文书上前。

    杜良骥将书卷打开一开,起头便写着《大同社章程》,里面正是刘锡命之前带着他和赵向阳等核心骨干商议定下的方略。

    “无疆兄,这个所谓委员和常务委员一说可有出处?”

    听到有人发问,刘锡命转头看了看,认出是蓬州士子程泰定。

    “天光兄”,刘锡命微笑着朝他点头致意,“所谓委员者,既为本社诸君子委派处理本社事务之人,但因诸君子常要研习学业,故而又设常务委员一职,在委员无法齐聚之时处理事务。”

    “常务委员与委员及本社之人身份并无高下之分,只为做好本社事业而已,更兼有选举之法,可使贤者上,庸者下,如此本社便可永保 精进之活力。”

    “妙哉,妙哉”,程泰定略一思索便拊掌称赞,“特别是这个什么选举之法,集众君子之智选贤任能,似乎更能将本社事务发扬光大。”

    “无疆兄还是如以往一般别出心裁啊,哈哈哈”

    “哈哈哈”,院子里一众士子跟着大笑道。

    刘锡命则一边笑一边将其他人提出的一些问题一一解释了一遍,这个《大同社章程》当然是他照着后世抄的。

    这也可以算他为改变世界做出的一点尝试,刘锡命始终坚信一点,任何能够持续的政治活动都必须有人民的广泛参与,而选举就是其中最简单的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